正宗川菜新搞作 晾衣白肉日賣過百碟

正宗川菜新搞作 晾衣白肉日賣過百碟

經常往深圳工作的緣故,所以接觸四川菜的機會比以前多,對辛辣的菜式亦開始由抗拒變成喜愛,所以不時都會約埋三五知己,試試不同的四川菜館。最近的新目標就是大賣正宗四川菜風味的巴蜀風,大廚是四川成都人,辣味正宗,菜式獨特,其中又以峨嵋鱔絲和晾衣白肉最受歡迎,配合農家式的裝修設計,坐在店內品嘗各種四川地道菜,感受現場氣氛,別有風味!

記者:黃希知 攝影:陳良
逢星期一至三、五刊出

樓高四層的巴蜀風,由內到外都充滿四川農鄉的古樸特色,古色古香的枱椅和木門,令我恍如置身於當地的農家,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客人一到,所有侍應都會大聲喊叫,叫聲有如唱山歌一樣,非常特別,開始時還給嚇了一跳,店員解釋這是古代客棧的傳統做法,叫做「喊堂」,客人一到,他們就會大叫,讓店內其他的侍應知道客人的人數,讓侍應有心理準備,要他們招呼客人好一點,真的非常有新鮮感!

裝修逐格睇

空運菜展
門口旁邊,長枱上掛着一塊寫上「空運菜展」的牌,夠晒特別。再望望枱上,除擺放了十多款四川特色的菜餚外,另有幾款由四川空運到港的蔬菜,如兒菜、苕菜、滴滴菜、嫩萌頭、血皮菜、冬寒菜等,全都是本地沒有的品種,令我大開眼界。

晾衣白肉?20
論賣相,這款晾衣白肉絕對取勝,將一片片薄如紙的豬肉和青瓜掛在竹架上,就如晾衣一樣,非常別致。白肉與蒜泥白肉差不多,用上盛的豬後腿肉,蒸熟後切成薄片,以獨家調製的汁拌食,白肉肥瘦均勻,入口幼滑,食完毫無肥膩感。推出只有兩個多月,但每日均賣出過百碟,深受歡迎。

食客推介
四川食客李小姐:「環境有四川文化特色,價格亦很實惠,除了辣菜之外,晾衣白肉和魚腥草都是我最喜歡的菜式。」

峨嵋鱔絲?38
峨嵋鱔絲最令人驚喜,鱔絲即黃鱔肉,是四川峨嵋山下田間的野生鱔,肉質細嫩香滑,去骨切成幼絲後加上調味料,配以師傅秘製的醬汁燴成,每條鱔絲都粗幼相若,驟眼看有如一條條麵條,這最考師傅的刀功。鱔肉入口鮮甜無腥味,口感滑得有如河粉,與汁的辣味層次分明,鱔絲肉混有番薯粉條,同鱔絲一樣入口滑嘟嘟!

食客推介
南京食客黃生:「我時不時都過來食飯,差不多一個星期三次左右,好多時中午都同朋友一齊來,我好鍾意食鱔,所以最鍾意食峨嵋鱔絲,味道非常好,個汁好好味,而且價錢亦化算,幾個朋友攤分都幾經濟!」

勁辣推介

泡椒牛蛙?42
整道菜最特別的是用來炮製牛蛙的辣椒,這種四川成都辣椒,是由新鮮辣椒仔經過醃製而成,所以辣味中會帶點酸香,是店方從成都運來,只有這裏有得食。加入牛蛙內煮,牛蛙肉鮮嫩中透着辣椒的酸辣香,味道與一般的麻辣菜式截然不同,值得一試。

辣子雞丁?28
用大量由四川運來的乾辣椒加上炸香的雞粒一同炒香,雞粒被辣椒乾重重包圍,食時有如玩尋寶遊戲。選用肉質嫩滑的家雞,配合四川辣椒乾,炸香的雞粒又香又辣!

食客推介
上海食客宋生:「我在四川長大,每次都會叫辣菜,他們的麻辣味道調校得很好,辣子雞丁很適合我的口味,環境亦不錯。」

好味小食

巴蜀餅?6/半打
賣相有點似薯餅的巴蜀餅,外層用上一種來自成都叫地瓜(並非一般蕃薯)的肉打茸製成,咬開內餡是蓮茸,蘸上麵包糠炸至外層香脆,食起來內外兩種口感與味道合而為一,外層炸得夠乾身,咬落不會油淋淋,甜度適中!

蛋煎糍米巴?8/半打
糍粑這種四川地道風味食品,將蒸熟的糯米飯放入石盅內打製,放入餅模內定型,最後蘸上雞蛋炸至金黃,食時蘸上五香豆粉,入口外酥,內裏煙韌,豆粉帶少甜,但必定要熱食,否則糯米會變硬。

巴蜀風
電話:(86)75525680388
地址:深圳羅湖區愛國路34號
營業時間:
(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半、下午5時至晚上10時
(星期六、日及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10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