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上周五的表現,尚未足以確認見底,加上經濟數據又偏差,但早前市場消化戰爭恐懼再一次連環下挫後,估計已接近短期底部,目前短線策略應轉為博反彈。本地經濟前景在預算案後更令人欠憧憬,宜繼續選些外向型股份。
國企股極速滑落,稅務政策成為沽售藉口,又一次引證了中資股的政策風險。其實部份國企將逐漸失去稅務優惠,早已在預期之內,一早已有數得計,這類股份充斥了太多短線投機者,漲速退稅的現象並不合理,亦有趕客的後果,今次小型股災後相信又有一批人失望下拒絕再玩。
筆者認為部份國企股仍可看好,但今次事件說明股價波動風險比表面看為大,在入市時候便要加倍小心。原本股息率是其中一個較佳的防守性指標,可惜今時今日滙豐(005)也有5厘股息,而且尚有得博經濟復甦時成為龍頭股,等閒之輩便不易單靠股息去支撐股價,筆者轉軚不喜公用股,主要就是這個原因。
不過中資股在一個仍在增長的市場中運作,增長潛力較佳,亦並非單純投機鬥炒的股份,再加上上周五已有喘定迹象,就算短線一博亦可能有可為。
筆者一向頗鍾愛中航信(696),其競爭有優勢不易被取代,財政狀況又強,今次成為其中一隻稅務困擾主角,提供了甚佳的入市機會,稅項上升是應早已預期。
另一隻則並非國企,而是在中小型銀行業績期中暫時最搶眼的工銀亞洲(349),情況有點似滙豐,是可先靠股息率頂住股價,再去博日後業務有突破。
現時工銀亞洲轉為主打銀團貸款,按理是可穩健中求進取,壞帳水平相對低,又有不俗的覆蓋率,加上受了太多教訓,應已學會控制貸款質素,算是間接受惠中國蓬勃的股份,市場不太喜愛銀行股,更加會是相對安全的選擇。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