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被視為針對中產階層,「中產有好多唔忿氣地方!」中產階層組織之一的新力量網絡副主席史泰祖,道出了不少中產人士心聲,而民主黨調查也顯示這股不滿情緒的普遍性。中產階層豈止不滿加稅加費,更氣憤的是看不慣政府的「胡作非為」。 記者:譚秀嫺、翁煜雄
【本報訊】一項調查顯示,月入介乎二萬五千至十二萬元的中產階層,對財政預算案最感不滿,他們亦是最擔心預算案會拖慢經濟復甦的一群;而民主黨由於不滿政府向中產階層「開刀」,將於本月二十三日發起「中產大遊行」,呼籲全港中產人士參加,表達對政府加稅加費的不滿。
具中產背景的組織「新力量網絡」昨日指出,不接受政府在處理財赤時,即向中產人士講求共同承擔,但處理《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等政制參與問題時,卻一意孤行,漠視中產的關注和焦慮;故呼籲政府召開一次全社會的高峯會議,商討如何解決財赤及改革政制,以體現全民參與和承擔。
民主黨以電腦語音電話調查方式,訪問了九百多名市民,結果發現,五成七受訪市民認為,預算案對中產階層影響最大,而且不單中產階層認為如此,連草根市民及高收入人士都一致認同這想法;而對預算案「非常不滿」者高達兩成,收入愈高,感「非常不滿」的比例也愈高。
調查又顯示,月入二萬五千元至十二萬元的中產人士中,對預算案的不滿程度最高,超過七成;他們又對經濟前景最缺乏信心,七成人表示在預算案公布後,減少了對香港經濟前景的信心;七成一人最擔心預算案會拖慢經濟復甦。民主黨主席楊森促請政府拉長解決財赤期限,以及再度凍結收費。
民主黨將於下周日舉行街頭論壇,討論預算案對中產階層及基層市民的影響;並於本月二十三日發起中產大遊行。
職工會聯盟代表昨到政府總部請願,抗議「高官有咁耐風流、市民有咁耐折墮」。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批評,預算案是「將財赤轉嫁畀市民,自己就做靚盤數」。
此外,在昨日的《城市論壇》上,多位講者均指政府節流力度不足。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認為,政府有如一間很大的公司,「冇理由條數咁難計」,政府應全面檢討公務員架構,「重新再來過」,而非修修補補。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秘書長應耀康解釋,綜援金等開支的增加、教育等重要政策的推行、新落成基建的電費和維修等,都限制了政府的減省。
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則在該署網頁發表的《署長隨筆》中稱,以目前緊絀的財政狀況,福利服務難以像過往般迅速發展,但下年度福利服務撥款增長百分之七點五,已是各政策組之冠。
她又指其長子在她情緒低落時予以安慰地說:「媽媽,只要你做的事是對的,便不用計較別人的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