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一開電視便見到椎名林檎的文樂人形偶廣告片。共六款,宣傳她的最新大碟《加爾基 精液 粟之花》。
以壞女人形象,曖昧的碟名重出江湖,是經過計算的包裝。
正氣的報章(例如《朝日新聞》)刊登廣告時甚至把過激之碟名抽起留白︱︱成為話題,變相推廣,當然正中下懷。最好還禁一禁,馬上增添聲價。可惜未至於。
椎名林檎今期流行過。結婚、退出、生子、離婚、復出,不到兩年,經歷人生大事,回頭已是百年身。我的日本朋友說:「林檎不算很美,長相沒甚麼特色,這回反彈是靠傳統、玩傳統,也反傳統。」看她全程以傳統和服配合不覊形象便知心思。至於歌好不好聽,已在其次。
我看過她細碟《莖》的MV。「莖」那麼陽剛,欣欣向榮,但片中氣氛陰森頹廢,一副華衣名妓「接客後」情狀。她唱道:「為甚麼這一切都讓人感到惆悵悲傷呢 夢境就是現實 沒有悠然的時間了 這裏有塊石 但它已不存在……」︱︱就像鬼夜哭。不知同「莖」有何關係?似迷離殘花落葉多些。
不過,從中可見日本商業策略相當高明,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