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如果要知道一種投資物品是否交投暢旺,可以看看其買賣差價是多少。因為交投愈暢旺,買賣差價應該愈小,這是因為交投愈大,買家與賣家都多,就算有買家希望把買入價調低些,又或者是有賣家希望把賣出價調高些,也未必可行。因為市場會有其他買家願意用較高價買入,亦有賣家願意用較低的價錢去賣出。
差價是指賣出價減去買入價的部份,但是由於資產價格有高有低,如果單看差價多少,投資者未必了解究竟哪種投資物品的買賣成本較小。
以股票為例,大型藍籌股的差價可以是5角以上,但一些認股證的差價可以小至一至兩仙,甚至是十分一仙。由於差價之計算並沒有考慮到股票股價的大細,因此其參考價值較低。我們不能一廂情願地說認股證差價一兩仙算便宜,藍籌股差價動輒幾角叫做貴。
差價百分比是為了解決差價計算沒有考慮到股票價格的問題,其公式如下:
差價百分比=賣出價-買入價÷賣出價×100%
把賣出價與買入價的差價再除以賣出價乘以100%,便等於差價百分比。例如買入價為9.5元,賣出價為10元,那麼差價百分比便為5%(即(10元-9.5元)÷10元×100%=5%)。通常賣出價是高於買入價,因此差價部份會是正數。至於為何要除賣出價而非買入價呢?因為賣出價通常會大於買入價,利用賣出價作為分母,所計算出來的比率會小於1,方便與不同投資產品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