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因應「仙股風波」而進行的證券及期貨市場三層監管架構的檢討工作,接近完成階段,本報獲悉,港府委任的三人專家小組已有共識,建議把目前香港交易所(388)的上市審批權移交證監會;證監已開始就日後須承擔的大量工作進行部署。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周三發表預算案時表示,期望本月內收到專家小組報告。小組主席甘雅隆,成員錢果豐及祈炳達,較早前已會見相關機構及市場人士,聽取意見。
證監與港交所之間的權力分配,一直是兩個監管機構間爭議的焦點,特別是港交所上市後,該所一方面操控審批其他公司上市的權力,同時又要爭取業績表現以取悅股東,於是招來角色衝突的指控。據01年港交所年報顯示,來自上市費的收入達2.75億元,有市場人士認為,多審批公司上市顯然符合股東利益;但當質素較差的公司上市不久後頻頻出事,濫批的指摘即出現,證監要求分權的聲音更響。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曾任上市委員會委員,銀行家出身的馬局長對上市審批程序相當熟悉,對過去港交所上市科的運作,例如查問公司的問題量曾表示不滿。據悉中銀上市期間,有人向當局反映對上市科的不滿;而港交所欲廢除獨立的上市委員會,將審批權進一步控制的舉措,也曾遭馬氏叫停;所以馬氏的取態,對三層架構的檢討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不過港交所失去上市審批權,也帶來其他問題。其中之一就是令有關方面在尋覓行政總裁人選時更困難。消息人士稱,有關方面曾建議港交所主席李業廣找投資銀行家梁伯韜接替鄺其志,但消息外洩後市場反應欠佳,加上考慮到喪失審批權後的港交所與一家普通上市公司無異,梁氏遂婉拒了有關邀請;港交所若再無人選,鄺氏下月離職後,可能也要如積金局般由內部人員署任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