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上周三宣布的財政預算案,談及支援本地創意工業,4月舉行的「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便是由政府電影發展基金會資助,方便業內人士吸引海外投資。投資會總監利雅博形容,投資會的角色其實是做媒人,為可行的電影拍攝計劃,找尋投資者及協助電影發行。
是次電影投資會共有24部電影拍攝計劃獲邀觀摩及交流,並提供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投資者磋商投資機會。利雅博說,該24個拍攝計劃是從60個計劃篩選出來,11份來自香港、中國3份、台灣4份,韓國也有3份(見表),包括多位著名導演,包括港人熟識的羅卓瑤、陳果、陳德森及張婉婷等。
原來是次投資會並非首屆,3年前曾在港舉行。利雅博說,2000年的投資會有444參與嘉賓,一半來自香港,一半來自海外,包括電影製作人、監製、發行商及銀行家等,獲選觀摩及交流的電影製作計劃共23個。當中韓國許秦豪的《春逝》、林常樹的《激情青春》、日本是枝裕和的Distance、施潤玖的《走到底》、越南鄧一明的《TheSeasonofGuava》和楊紫瓊的《天脈傳奇》,都在大會過後完成製作,並於不同的電影節及商業院線公映。
利雅博指出,投資會是以荷蘭鹿特丹國際電影節CineMart為藍本,特意安排與香港國際電影節同期舉行,方便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人欣賞、投資。既然投資會可以推動本港電影業發展,為什麼不每年舉行呢?
他解釋投資會由香港電影發展基金撥款,電影人提交計劃完全免費,但基金不會資助每年舉行的活動,即如香港電影金像獎,也因有其他資助才可以每年舉行。他又透露,今年的投資會加強與海外兩個投資會──歷史最悠久的鹿特丹電影節及韓國釜山電影節的電影投資會合作,各自推選一部作品保送觀摩以尋求更多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