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怎能對利益衝突視而不見! - 盧峯

蘋論:怎能對利益衝突視而不見! - 盧峯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先生昨天說,他購買那輛新車時還未決定調高汽車的首次登記稅,故他這樣做不是為了避稅;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先生又說,購買新車純粹是為了迎接嬰兒的誕生。

非一般車主及父親
也許梁先生的解釋都是事實,也許梁先生真的只是為新生嬰兒着想而購置新車;可是梁先生並不是一般的車主、也不是一般的父親,他是特區政府財金政策的最高負責人、也是特區政府的核心人物;現在他因為私人的理由、私人的需要而把利益衝突忘的一乾二淨、而把避嫌的需要拋諸腦後,這樣的表現、這樣的行為怎能不令公眾失望、怎能不令公眾對他失卻信心呢?
對於公職人員特別是高層公職人員來說,避免利益衝突、避免讓人有以私害公的感覺是非常基本的操守原則,梁先生身為特區政府的第三號人物、身為特區政府最高層的財金官員,本該更嚴格避免利益衝突的情況。本該更積極避免給人有利益衝突的印象。
可是這一回梁先生卻好像忘記了本身掌管稅務增減的大權,竟然在政府大幅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前夕購買新車,從而省下數以萬元計的稅款。這怎不讓公眾感到梁先生的「稅網」對他自己「網開一面」、怎不讓公眾感到梁先生是在利用職權之便撈取好處呢?

解釋很難令人滿意
此外,梁先生身為加稅政策的決策人、身為財政司司長,現在卻藉着有關政策而獲益,這樣的利益衝突實在是顯而易見的。梁先生居然連這樣的矛盾、這樣的問題也不察覺,甚至只是在傳媒揭發後才倉促承認。像梁先生這樣對利益衝突毫不敏感、毫不留心的表現不是讓人非常失望嗎?
梁先生又說,他決定大幅加稅是在決定買車之後,故此並非刻意避稅。可這樣的解釋是很難讓人滿意的。要知道特區政府的財赤非常嚴重,各種加稅加費措施早已在醞釀中,並非是在最近一、兩個月才出台的,而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顯然也在梁先生考慮之列。
既然是這樣,梁先生怎能不察覺他的買車決定可能讓公眾感到他刻意避稅、可能讓公眾感到他利用所得資料撈取好處呢?像這樣的疏忽、像這樣對利益衝突毫不留意的表現,怎能不大大削弱公眾對梁先生及特區政府的信心呢?
﹙圖﹚梁錦松稱並非刻意避稅,但解釋很難讓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