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促請特首 嚴肅處理醜聞<br>偷步買車涉違問責守則

政黨促請特首 嚴肅處理醜聞
偷步買車涉違問責守則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在加稅前買車避稅醜聞曝光,事件除反映他本人的誠信有問題外,他亦涉嫌違反由特首辦擬訂、曾在憲報刊登的《問責制主要官員守則》。在問責制下,主要官員犯錯,只有特首可以作出懲處,多個政黨昨促請特首董建華要嚴肅處理事件,「秉公辦理,不能護短」,否則政府的誠信將蕩然無存。 記者:陳廣慧、倪清江

【本報訊】每名問責官員在入職政府前均簽訂了五年合約,而《問責制主要官員守則》是夾附在合約內的聘用條款之一。該守則規範了三司十一局、十四名特區政府最高領導人的操守,規定主要官員須時刻嚴守個人品格和操守的最高標準,而梁錦松在加稅前買車一事,卻令他以至整個政府的誠信受到挑戰。民主黨、前綫、職工盟和自由黨分別要求立法會和政府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事件,不容政府內有人以權謀私。

希望特首勿包庇下屬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表示,根據有關守則,問責官員必須盡忠職守,確保在公職和個人利益之間,沒有實際或潛在的利益衝突,但梁錦松買車一事卻涉嫌違反了守則的四大條款(見表),特首董建華一定要加以處分;處分方法由警告到革職不等。
張文光形容梁錦松今次可謂「斷正」,因為即使根據梁錦松本人解釋,在今年一月的時候仍未「決定」加汽車首次登記稅,但他也應該有足夠的政治敏感度,避免任何的潛在利益衝突出現:「市民一月嘅時候,都估到政府一定會加稅,問題只係多定少,何況係奢侈品加稅?」
他以去年的細價股事件與今次加稅前買車事件作出比較,認為梁錦松所犯的問題較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嚴重得多。張文光說:「馬時亨最多只係話佢冇睇文件,違反守則入面冇『專心致志執行職務』(條文),阿松今次直情係嚴重到冇得比較。」

反映政府乏政治智慧
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也希望董建華按照問責官員守則秉公辦理,不要再次包庇下屬,並要求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召開特別會議,研究梁錦松違反守則的問題。而民主黨主席楊森則要求立法會召開特別財務委員會,要求梁錦松親自向立法會和公眾交代。
前綫召集人劉慧卿則希望董建華委任有公信力的人士如法官,徹底調查事件,包括梁錦松的表現是否違反問責官員守則;行政機關是否有守則規限製作財政預算案的官員,不得透露機密內容,以及梁錦松是否以權謀私等。她說:「今次涉及唔只係梁錦松一個人嘅事,影響成個政府嘅誠信,好多指控都要調查。」
城市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鄭宇碩則認為,梁錦松買車在法律上並無問題,但反映政府缺乏政治智慧,要承擔外界和輿論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