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金融機構向有子女的家長推廣教育儲蓄基金,一般供款年期至子女十八歲,以便他們屆時可應付子女升讀大學所需的費用。正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龐愛蘭指出,若以十五年期計算,家長現時每月儲蓄三千五百元,未計回報率,屆時最少有六十多萬元,應可足夠子女日後升讀本地或外地大學所需。
龐愛蘭表示,投資教育基金愈早愈好,「懷胎時就要開始諗」,因為基金的表現,視乎年期、回報及供款額,如果負擔不來太高供款,更應早早開始供款。她提醒家長,切勿只以為按期供款便可,應留意回報情況,如果回報低於預期,便應「加碼」填補差額,以保證可取得預期的款項。
她認為有的家長因供款不夠,只考慮到子女讀大學所需,未顧及子女可能也會讀碩士、甚至博士課程;但也不必學家長梁太般,作出如此大的投資,「供一份就夠啦!」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