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日前一句「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引起軒然風波後,他昨早出席電台節目時,為有關言論辯解,強調自己是「番書仔」,詞不達意,當時說話所指的,是當年泡沫經濟及被炒高的樓巿。有學者及立法會議員認為,梁錦松解釋牽強,而且事後「補鑊」,難消香港人心頭之氣。
梁錦松昨早出席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為日前所說「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一語辯解,他說:「可能係番書仔,英文有一句:Whatgoesup,mustcomedown(有升必有降),如果直譯就係上咗去嘅嘢會跌番落嚟,但因為要做廣東話節目,可能用咗一個唔係幾好嘅繙譯: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當時我係指樓價同泡沫經濟,呢一句好容易俾人諗錯咗,其實係用得唔啱。」
至於他日前於立法會上表示,若二○○六?○七年度後不用再做預算案便「謝天謝地」,他也解釋是詞不達意所累:「真係唔好意思,又係詞不達意,所以我諗可能需要去學吓點樣去修辭,點講嘢至得。我意思係到第三屆特區政府經濟調整已經轉好,財政穩健,到時希望可以交到好成績畀下一屆政府,巿民亦都會鬧我哋少啲,咁我梗係謝天謝地。」
雖然梁錦松一再為預算案加稅令巿民不快致歉,但還是有巿民致電該節目,批評財政預算案加重巿民負擔,其中黎小姐說:「政府財赤就加稅,令人感覺將來唔夠錢又再加,咁係咪政府理財不力造成?」
港大政治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盧兆興說:「佢雖然盡力澄清佢嘅言論,但巿民已先入為主,補鑊係於事無補,尤其係經濟唔好,巿民嘅代入感強,印象特別深刻。」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說:「佢都係焗住要補鑊,佢點諗冇人知,而且『謝天謝地』嘅解釋好牽強。」立法會議員陳偉業說:「巿民當日聽到佢講乜,𠵱家扭曲嚟講,佢講咗唔認冇法啦!可見啲高官冇政治誠信。」
民主黨主席楊森表示,正計劃在本月二十三日發起中產控訴大遊行,協助中產人士表達不滿。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昨日出席有線電視訪問時批評,加稅與政府刺激經濟措施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