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百老滙平日晚上燈火通明,上周五晚卻烏燈黑火,演員和舞台工作人員都沒有演出,全部上了街,聲援罷工的樂師。《芝加哥》、《歌聲魅影》、《髮膠》(Hairspray)等十八齣音樂劇,至周末的演出統統取消。
美國劇院及監製聯盟主席伯恩斯坦說,「這是百老滙和紐約悲傷的一晚」,「他們令百老滙關了燈,不理劇迷」。
這次工潮的爭拗焦點,是現場演奏樂團的最少人數。監製指現時合約規定大劇院的現場樂團最少要有二十四至二十六人,但很多演出根本不需要這麼多人,徒然製造冗員,因此要求大幅削減最低樂師人數,甚至取消下限。
樂師飯碗受威脅,當然群起反抗。他們現時的每周底薪,約一萬零五百港元。《芝加哥》的小提琴師科伊特說:「監製不會減門券價錢,他們只是想趕走樂師,養肥自己的錢包。」
樂師上周四午夜開始罷工,監製原計劃採用電腦預錄的「虛擬音樂」取替,但演員工會不惜損失共逾一千萬港元的周薪,與舞台工作人員工會宣布一起加入罷工行列。
他們指聲援樂師是為了同氣連枝,也為了堅持全現場演出的理念。「虛擬樂團不是現場音樂,只是電腦製造出來像滾軸溜冰的聲音。機器是死物,觀眾進現場演出的劇場,可不是為了它。」《髮膠》演員菲爾斯坦說。
聯盟代表、《芝加哥》監製韋斯勒卻說:「我們都愛現場音樂,卻不知道有甚麼行業會給多餘的工人支薪的。」
在上周談判中,監製要求將大劇院的最低樂師數目減至七人,但樂師堅持最多只能削減六人。樂師的合約周日將到期,雙方截至上周五仍未知會否再談判,劇迷也不知何時才能看戲了。百老滙樂師上一次罷工是七五年的事,令九齣音樂劇停演二十五天。
路透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