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同支持向伊拉克開戰的英國和西班牙,不管聯國武器調查團團長延長武檢的主張,刻不容緩在安理會散發第二份修訂後的新決議案,劃下三月十七日的「死線」,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若不在這最後限期前銷毀武器,將面臨戰爭。這等於是開戰的最後通牒;美英突然下最後通牒,安理會主戰和反戰陣營分裂更大。
武檢團團長布利克斯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上周五向安理會匯報武檢進展時左右開弓,一方面指伊拉克未提交足夠證據證明自己銷毀大殺傷力武器,另一方面則說伊拉克在銷毀「薩默德二型」導彈上表現出「實質」合作,美英指伊拉克擁有生化武流動實驗室、從尼日爾輸入鈾造核武未有證據,讓安理會主戰和反戰國家各取所需支持己見,但兩人主張延長武檢數月。
不過,武檢報告完畢,美英聯同西班牙立即在安理會散發第二份修訂後的決議案,宣布限令侯賽因三月十七日(下周一)前銷毀所有違規武器和配件,否則面對戰爭,至此三月十七日很可能成為開戰的一天。美國駐聯國大使內格羅蓬特通知各理事國「準備最早在周二表決」決議案,但喬治布殊上周四晚表明,即使決議案不獲通過,美國會照樣開戰。
美英突下最後通牒,安理會隨即掀起唇槍舌劍。反對向伊用武立場最強硬的法國外長德維爾潘斬釘截鐵說:「我們絕不接受任何最後通牒。……這只是戰爭藉口,法國在這裏重申不會允許一個包含自動授權用武的提案獲通過。」他提出安理會成員舉行首腦會議,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卻說不必。
另兩個可行使否決權使新決議案不獲通過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和俄羅斯,指新決議案是沒有必要的。俄羅斯外長伊萬諾夫說:「聯合國沒有必要通過第二份決議案,俄羅斯支持繼續武檢。」中國外長唐家璇說,安理會沒理由放棄武檢,現在也沒有必要搞第二份決議案。非常任理事國中最大力反戰的德國,外長弗舍爾反對議案,指「這是會即時引發軍事行動的最後通牒」。
美英硬上馬下最後通牒,跟安理會主和派的決裂是溢於言表。施仲宏這次擔當重炮手,當着電視鏡頭發言時,多次觸犯外交忌諱,直呼德維爾潘的名字多米尼亞:「多米尼亞說我們要選擇要和平還是以戰爭解除武裝。那是假選擇。那不是我們的選擇,而是多米尼克的選擇,是侯賽因的選擇。」
在安理會列強立場分明,兩派都盡最後努力爭取支持安理會中的「游離票」。美國方面,喬治布殊、鮑威爾和國家安全顧問賴國斯,周末起會發動電話外交攻勢,游說各國領袖,白宮更傳出消息:賴斯可能出訪莫斯科游說俄羅斯總統普京。德維爾潘更決定周日晚出發,旋風式訪問非洲安哥拉、喀麥隆和幾內亞三個理事國,力阻議案通過。
不過,即使沒有足夠票數通過開戰決議案,美國篤定開戰,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已宣布在周三開記者會,而這可能是一個宣戰記者會。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
‧重申伊拉克必須完全履行去年11月通過的第1441號決議;
‧呼籲伊拉克以民眾和波斯灣地區利益為重,立即做出必要的決定;
‧除非在3月17日或之前,安理會得出結論指伊拉克已按照第1441號及相關決議,完全和無條件銷毀違禁武器,否則代表伊拉克沒有好好把握最後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