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籌高息誘惑 瞄準散戶紅簿仔<br>財經專題:息字底下留個心

藍籌高息誘惑 瞄準散戶紅簿仔
財經專題:息字底下留個心

經濟不景,投資環境欠明朗,證券界預期今年港股表現未必理想。然而,銀行利息微薄,若只將資金留在銀行,回報似有若無,故港股仍具吸引力。不過,投資者的策略已由過往着重股價上升潛力,轉為收取穩定的股息回報。近期多家藍籌公司公布業績的同時,均宣布派發高息,不單只如恒生銀行(011)一類的藍籌股派發特別股息益股東,連永隆銀行(096)、港機工程(044)等業績穩定的二線公司,都派發特別股息,以高息「息誘」股民。 記者:劉碧思

有十多年股票投資經驗的郭先生,面對如此淡靜的股市,他現時的入市頻率,已由短炒為主的1日做多次買賣,變成1年才做10至20次交易。對於會否受藍籌息誘,他說買股優先考慮股份是否夠便宜、夠穩陣;其次才是派息是否吸引,「銀行利息咁低,(持有現金)點都要做啲嘢,惟有選擇盈利穩定,價錢又便宜的優質股。𠵱家揀股,最緊要有得守。」藍籌股中,他特別看好利豐(494)及德昌電機(179)。

事前難知
派高息
信誠證券高級投資經理連敬涵認為,一般散戶很少可預先知道股份派高息,故業績公布才入市,股價已反映有關消息,此時追貨,股價已相對不便宜,加上股份在除淨後,股價會下調,投資者要衡量收取的股息,是否可彌補股價跌幅。
恒指成份股中,個別股份有派高息的傳統。公用股之中,中電控股(002)及中華煤氣(003),過去5年的派息比率都接近6成或以上。地產股之中,恒隆地產(101)過去3年的派息比率更在8成以上。

公用股
始終首選
新鴻基投資策略師李錦指出,理論上,投資者若在低位買入這些股份,可以博賺高息,但由於公用股盈利較穩定,相對其他受經濟或本身行業影響較大的股份,低位買入公用股博高息的風險較小。不過,他指出,投資者可憑市盈率估算股份是否抵買,再博高息。
以郭先生睇好的利豐為例,過去5年派息比率達75.76%至80.06%,期內市盈率為19.44至87.25倍,周五收市價7.55元,市盈率27.66倍,接近過去5年下限,低於其間平均市盈率,若02年度派息與去年0.265元相若,則股息率約3.6%。

高齡股民
鍾情恒生
另外,電視廣播(511)過去5年派息比率53.67%至83.33%,周五收市價23.7元,若02年度跟隨01年度派息0.95元,則股息率約4.01%。李錦表示,電視廣播受收費電視的影響,股價或有機會再跌,但以現時17.43倍的市盈率,則是過去5年的低位。
不過,對於真正靠「食息」的投資者,他們仍選擇最保守策略。現年82歲的余伯是典型「食息」一族,一向只投資恒生銀行(011),每到恒生股價下跌,就趁低吸納。他說,以多年買入恒生的平均價計算,股息率達10厘。同樣是銀行股,他無意買入滙豐控股(005),同時對其他傳統收息股──公用股不感興趣,「我對其他股份的前景無信心,滙豐投資外地業務,我看不通」。

連敬涵說,一般散戶鮮能預先知道哪些股份會派高息。
李潤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