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爆炸案發生後十一天即告偵破,二十七歲的疑犯黃旻翔昨晨在福州落網,並立即被押解回京。北京公安指出,黃對犯案供認不諱,犯案的動機既非為錢,亦非為利,而是想出名。
北京市公安局新聞發言人劉蔚昨午舉行記者會,宣布偵破上月底的兩家全國最高學府爆炸案及黃旻翔被捕的消息。劉蔚表示,現年二十七歲的黃旻翔是福建省福州市人,在海南海口瓊山市一間農場工作。昨日零時二十分,黃旻翔在福州被北京公安拘捕,隨後被押解乘坐航機到北京,作進一步調查。
劉蔚指出,黃旻翔對製造該兩宗爆炸案一事供認不諱,專案組人員目前仍留在福州查案,但無論記者如何追問,他都堅拒透露疑犯的犯案動機,以及是否還有其他同黨在逃。公安部部長助理朱恩濤表示,北大、清華的爆炸事件,與法輪功和恐怖活動無關。
由於外界的重重疑慮,甚至懷疑當局是否找來「替死鬼」才沒有公布作案動機和經過。到昨晚九時左右,新華社終引述公安消息,指黃旻翔向公安表示:「選擇在清華、北大製造爆炸案,是因為兩校都是名校。在那裏搞爆炸可以出名。」令人奇怪的是,為求出名的黃旻翔。事後一直沒「挺身」公開承認責任,僅秘密向清華及北大發電郵,告知炸彈的裝置。
黃旻翔被捕的消息,最早由北京市委副書記強衞在昨早的人大北京團會議上透露。強衞表示,警方在調查中發現被捕疑犯在北京製造爆炸品的現場,發現了炸藥殘留物。他說,爆炸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指示公安機關要迅速破案。北京市警方迅速組成專案組,抽調精英警員,「通過現場勘察、周圍走訪和一些技術手段,最終鎖定疑犯身處福州」。
清華在該校網站報道破案消息,並指案發後學校積極協助專案組,提供線索,調查可疑人員,使全案得以迅速偵破。
清華大學荷園餐廳和北京大學農園餐廳上月二十五日的午飯時間,先後發生土製炸彈爆炸,共造成九人受傷,當中大部份是學校教師和餐廳工作人員。警方發現兩宗爆炸均由黑色火藥的自製爆炸品所致,並從清華大學校門的閉路電視,鎖定一名可疑的男子。由於當時正值北京召開兩會前夕,警方對爆炸事件大為緊張,事後要加強對兩會的保安工作。
本報記者/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