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環球經濟表現疲弱之際,中國內地經濟表現依然突出,市場預期內地經濟受內部消費增長、出口上升及外商投資增加等因素支持,將會持續擴張,這對投資者有何啟示呢?
由92至02年期間,內地每年平均經濟增長超過9%,即使在02年全球經濟不景之際,內地經濟仍持續擴張,經濟增長達8%,遠高於7大工業國同期的經濟增長預測(見圖)。
內地經濟受到內外因素的支持,市場對其前景普遍感到樂觀。外在因素方面,由於生產成本低廉,吸引大量外資企業前往內地設廠,加上中國自01年12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在海外市場所遇到的貿易壁壘減少,有利出口前景。內地開放更多行業及地域予外國投資者,亦會繼續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資。
內在因素方面,內地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上升,有助刺激內部消費增長。此外,過去數年內地進行大規模的基建投資,有助改善營商環境,帶動經濟持續發展。
經濟與股市表現往往息息相關,在內地經濟持續增長的情況下,預期業務主要來自內地的公司盈利可錄得增長。而企業盈利上升,最終反映於股價之上,因此,這類股份的表現預期亦可受惠於經濟增長而造好。
事實上,隨着內地經濟過去數年增長理想,在內地有業務的香港上市公司股份亦受惠。從圖表可見,反映業務主要來自中國內地的香港上市公司股票表現的「恒生流通中國內地25」指數,由2000年初至今,表現均優於反映全球股市表現的MSCI世界指數,顯示內地經濟增長有利這類股份的表現。
這類股票因受惠於內地經濟持續增長而造好,優於全球主要股市的表現,但以PE計算,卻仍處於較低水平,大大提高投資的吸引力。從下表可見,截至2003年2月28日,「恒生流通中國內地25」指數的PE僅為10.4倍,遠低於其他主要市場指數,即使與恒生指數相比,PE亦較低。
相對其他主要市場指數,「恒生流通中國內地25」指數的PE較低之餘,股息率亦維持不俗的水平,截至03年2月28日,該指數的股息率達3厘,較其他大部份主要市場指數為高,在目前低息環境下更為吸引。
內地經濟不斷擴張,預期將有利業務主要來自內地的本地上市公司之股票表現,加上這類股份的PE及股息率相對吸引,料可為投資者帶來不少投資機會。在發展已趨成熟的香港證券市場,投資者如欲捕捉內地經濟增長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可考慮直接投資這些股票、透過基金投資,又或投資相關的衍生工具等。至於如何選擇,則視乎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可承受風險的程度及財務狀況等因素而定。
但要注意的是,內地經濟前景雖然樂觀,仍有不少風險因素值得留意。首先,假如通縮問題持續,將會促使投資者及消費者延遲投資及消費,對內地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另外,隨着中國「入世」,市場無疑更為開放,但同時亦代表來自國外的競爭更趨激烈,或會令內地的企業盈利受影響。再者,由於內地多個主要行業正進行改革,但有關政策轉變仍未確定,對市場構成一定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內地愈來愈倚重原油進口,受美伊戰爭威脅,一旦油價大幅上升,將令內地的生產成本上漲,進一步影響企業盈利。
﹙本文之意見僅供參考之用。本文不應被視為要約或游說投資於本文內所述之任何投資項目。恒生投資不會就使用或依賴本文所載之任何資料、推測或意見承擔責任或法律責任。投資涉及風險,投資者需注意投資項目之價值可升亦可跌,而過往之表現亦不一定反映未來之表現,故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詳細閱讀有關之銷售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