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悉數派息 房委會或打頭炮<br>地產基金料下半年面世

利潤悉數派息 房委會或打頭炮
地產基金料下半年面世

【本報訊】證監會公布《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守則》諮詢文件,建議引入該項新產品。文件建議,有關基金只准投資於本港房地產項目,基金除稅後收入的100%,須分派作為股息。市場人士估計,最有機會出售資產予地產基金的是房委會,一般大型地產商興趣不大。

屬於集體投資計劃的REITs,一般集中於房地產投資,擁有及管理具收入的物業,例如商場、寫字樓及住宅,以股息方式,向投資者派發回報。今次諮詢期為1個月,證監會執行董事張灼華估計,首批REITs最快下半年面世。

投資地產多一種選擇
她指出,REITs是買樓及地產股之外的第三種選擇,主要着眼於穩定回報,而不是短期升值能力,因此守則會設下一定限制。她否認,推出REITs是協助政府「托市」,或者為政府出售資產填補財赤鋪路,但她承認,曾與房委會交換意見,對方表示有興趣。
房委會發言人說,較早時委託瑞銀華寶,研究把該會資產私營化,包括商舖及停車場。該會認為,REITs是可以考慮的方案,但要先研究證監的文件,再決定是否推出。房屋及規劃環境地政局較早時估計,房委會現有約130個商場,佔全港零售商場總面積25%。
諮詢文件指出,REITs投資組合內須為本港物業,每個項目須持有至少2年;基金可安排上市,但非上市的基金,只可供客戶每年贖回一次,而且合計不能超過10%的已發行單位。張灼華解釋,有意見認為,該產品對散戶仍算新穎,應審慎處理,但會在推出一段時間後,檢討投資地域的限制。證監也會與港交所(388)商討,簡化地產基金的上市手續。

增加資金調配靈活性
文件又指出,推出REITs,有助增加地產投資者數目,提高二手地產市場的流通性,透過製造來自機構投資者的需求,減低地產市場的波動性,地產商也可透過注入地產項目套現,增加資金調配的靈活性。
投資基金公會執行董事黃王慈明對REITs表示歡迎,認為可增加產品多元化。她引述近期美國的研究指出,過去25年,當地自置物業與REITs回報的關連性甚低,顯示REITs有分散投資風險的作用。不過,有基金界人士指出,傳統基金管理公司對REITs的興趣不大,反而投資銀行較落力。他又認為推出REITs具政治目的,主要為了托市。

政府似急需出售資產
有地產分析員指出,曾有投資銀行向大型地產商獻計,把他們旗下的非核心物業分拆或證券化,但地產商反應冷淡。該名分析員引述地產商的話說,「唔同賣畀海外買家,可以一幢幢賣,咁樣放(售)嘅,一定係一大批,即係要有discount(折讓),除非係好垃圾嘅物業,但垃圾又唔會有人買。」他又說,現時沒有地產公司有資金壓力,即使出售物業套現,資金也沒有出路,「𠵱家唯一有財政壓力嘅只有政府。」
滙豐證券地產部主管張一鳴分析,房委會出售資產的機會雖高,但房委會一直向租戶提供優惠,換言之租金回報較低,影響地產基金的投資回報。但另一名分析員則指出,「房委會的物業,租金收入穩定,最適合REITs的要求。至於租金回報,主要視乎成本,以政府現時財政咁緊絀,只有佢才會賤賣資產」。

房委會旗下的物業,有可能首先推出REITs。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