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濟不景,連私家診所醫生都要跟隨通縮減價,但私家醫院收費則逆市上升。一項調查顯示,約兩成私家執業醫生收費比九九年減價一成,超過七成醫生兩年來沒有加價。有病人權益組織指出,本港醫生收費一向較外國為高,故即使醫生調減診金及私家醫院推出手術優惠套餐,收費根本沒有明顯下調,甚至有些醫生的收費是不減反加的。 記者:徐岱靈
病人權益協會幹事彭鴻昌指出,全科私家醫生的診金根本沒有明顯的下降,即使是專科醫生收費,近年也是相若,動輒七百至一千元,根本不是一般市民所能負擔。
香港醫學會於去年七月中旬進行私人醫生收費調查,收回六百六十四位醫生的回應,包括四百零一位的全科醫生和三百零六位專科醫生,部份是身兼全科及專科的醫生身份。調查發現,私人執業的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分別有七成三和七成七於過去一年沒有加價,有兩成四和兩成甚至減價約一成。
全科診症收費中位數為一百七十元,與九九年一樣;而專科普通診症收費中位數為四百元,比九九年高出一成四。
在私家醫院掛牌的醫生更逆市加價,尤以全科服務加幅最高,二等房的中型手術更由八千元加至一萬五千元,升幅近五成。
是項調查並詢問了私家醫生的疫苗收費情況,近年需求上升的流感疫苗,收費由一百二十元至二百五十元不等,高低相差逾倍。甲型及乙型肝炎疫苗,最高較最低的多約四成。
此外,私家醫院聯會首次披露十二間醫院成員的十二項常做手術收費。近來成為癌症殺手的乳癌,三等房手術收費由四萬八千多元至十萬多元,中位數是七萬三千多元。其他小型手術收費約萬多元,中型手術則約二萬多元。聯會代表劉國霖稱,該會將配合預算案的建議,吸引外國人來港就醫。
香港醫學會會長勞永樂表示,加幅只反映部份情況,上述調查主要反映多數私家醫生都是減價或沒有加價,但卻未增私家醫生的優勢,「政府頭等房的大型手術才不過四萬元左右,但呢個價錢只夠喺私家醫院二等房進行一個中型手術。即使公立醫院加價,政府仍要補貼達百分之八十,所以睇唔到會有好多人轉去私家醫院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