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鋼鍇
教育統籌局以嚴厲措詞批評部份幼稚園譁眾取寵,刻意以「教得多、教得深」為招客伎倆,百分之六十四幼稚園以抄寫為主,側重考試,內容又以記憶為主。很欣賞教統局以開放態度揭開幼稚園蒙塵已久的黑面紗,讓被扭曲了的真面目展示在全港人士眼中。
有名氣的幼稚園要標榜高人一等,課程遠超一年級,甚或二年級。九龍塘一帶的幼稚園,特別以英文程度高為賣點,翻開幼稚園英文課本,內裏一些花卉鳥獸的名字,僻得連大學生都不懂。幼稚園高班學生的數學是兩位除數,家長除了日教夜教,叫苦連天外,心裏卻沾沾自喜,喜的是兒女懂得讀那些連紅鬚綠眼都怕怕的鳥、獸、蟲、魚等英文單字,兩位除數是二年級下學期才教的課程,學校為投家長所好,於是愈教愈多,愈教愈深,幼稚園教育的理念就愈來愈遠了。
視學報告讚賞教師有熱誠,對學生親切,但教學仍以教師為主導,未能協助學生發揮創意。過去十年,教學當局積極提高幼稚園師資,又規定每所幼稚園教師須具合格教師(QKT)資格,教師素養肯定比前好。
我見過很多具教育熱誠和愛心的幼稚園教師,她們有創意、有愛心。她們知道幼稚園不應多抄多寫,不應有太多考試,不應僅憑測試評估兒童能力,評估更不應以記憶力為主,奈何受制於實際環境:出生率逐年降低,粥多僧少,同行競爭激烈,引致各出奇謀,標榜英語、電腦、普通話教學;或在公關方面做功夫,籠絡家長;或摒棄幼兒教育理念,催谷學生考入名校,教學內容投名校所好。家長以考入名校人數多寡衡量幼稚園的成就,辦學的老闆為求生存,教育理想已不在考慮之列,甚麼質素、創意、興趣、自由都是虛話。
教統局的視學範疇分「課程設計」、「教學與設計」、「兒童學習」、「學習經驗評估」,其中以「學習經驗評估」最不符理想。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經驗評估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現階段的評估,影響下一階段課程和教學的設計,可惜一般教師都疏忽這環節;不但幼稚園教師如是,中、小學教師亦如是,這是十分可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