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終於跌破9000關,最恐怖之處卻是二三線股的跌勢,午市已是小規模的恐慌性拋售,市場再次引證了歷史只會不斷地重演。早前二三線股氣勢如虹,基金買盤主導,市場深度看似大幅改善,今日調整出現,一樣是承接乏力,流通性風險水平根本沒有改變。
十分可惜是香港政府與不少投資者都看不到香港股市吸引之處,政策單純引入競爭,令業界不易生存,而小投資者則被過往的經驗嚇怕,以為股票只是騙人的玩意而拒絕再玩,除非形勢大幅改善,否則少了投資者參與,市場深度只會繼續維持在低水平。
筆者幾隻長期推介的股票也不能幸免於難,但至少近期減少推介,亦算是替讀者避過幾劫。其實二三線股市場深度差,散戶買幾萬元戰略要求不大,但要較認真地作戰,捕捉時機買賣的技巧便更形重要,要以平價集齊貨源,便惟有在市場恐慌之時入市,而要成功抽身而退,則一定要在投資者蜂擁入市之時。
要做到這種境界是無可能,筆者經驗是調整期多數比預計長,去年7月後便有數月的艱苦歲月,但一直在旁等候入市,議而不決的話,一旦市況回升也不會敢追,反正估底沒有意義,認為股票超值的話便不妨逐漸分段入市。
今次調整多數不會在三兩日內完成,一大批人剛剛獲利回吐或止蝕,應不會急急重新入場,但部份跌得急的股份則已有吸納的價值,或者回升需時,但股票重點還是企業價值,升市中看好,調整後理所當然是更吸引。
由於利好的趨勢還在,中國設廠的出口商仍會受惠於工序外判的潮流,股息率普遍也吸引,沒有必要轉軚看淡。歷史是會重演,去年一次大型調整後,不少二三線股今年又創出新高位,值得提防的是每次調整都是一場淘汰賽,渾水摸魚的劣股在大跌後不會復原,因此選股功力是非常關鍵。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