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預算案能否化解財赤乃市場關注焦點。消息說,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昨日在預算案公布後,罕有地即時會晤3大國際評級機構,解釋政策並爭取支持,又特別提到資產出售及證券化計劃的可行性。業界指當局很重視評級機構對本港信貸評級的取態;而港滙及港股市場昨日反應平靜,並無沽售壓力。
預算案公布前政府多次透過權威消息人士「放風」,聲稱預算案若未能解決財赤,聯滙將受狙擊,拆息即晚可能被抽高;金管局總裁任志剛隨後撰文回應,指預算案須具公信力,否則將有利率震盪。
金管局發言人昨日回應,了解到市場對預算案反應平靜,該局歡迎預算案以解決財赤及恢復財政穩健為重點,相信此舉有利本港金融穩定。
穆迪投資香港發言人表示,對預算案暫未有評論,而標普及惠譽則未有回覆查詢。消息指出,預算案顯示政府有決心化解財赤,特別是增加薪俸稅及利得稅帶動收入,但削減開支及擴闊稅基方面似乎力度不夠,評級機構會密切注視市場發展及當局能否在指定時間表內平衡財赤。
反映市場對聯滙信心的1年遠期美電溢價,承接前日跌勢昨繼續回軟至180點子左右,花旗銀行港元資金部主管陳少平說,預算案提出連串加稅措施,市場預期評級機構不會調低本港評級,相信早前購入遠期美電的小量「長」盤也會逐步回吐,昨日港元拆息微跌。
港股昨日反應也算溫和,沽盤火力集中在中移動(941)、聯通(762)及滙控(005),恒指低開77點後於9100至9070點徘徊,午市開市後恒指最高報9135.01,較上午收市升56.28,隨着港府公布各項加稅措施,恒指逐步自高位回落至9059.07全日低位,高低相差達76點,尾市才扯高,收報9109.18,較前日仍跌72.71,全日總成交61.18億元。
凱基證券董事鄺民彬指出,市場對大部份加稅消息已作反應,不過加稅始終會削弱消費,將令通縮持續,加上財赤須2至3年才能解決,除非有外圍重大利好因素,否則港股中長期難望大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