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路減輕稅額有兩法

專家教路減輕稅額有兩法

【本報訊】港府手起刀落減低薪俸稅免稅額,並調整邊際稅率及稅階,令納稅人苦不堪言;但有稅務專家意見稱,只要運用一點兒智慧,小市民也有辦法減輕交稅的包袱。
資深執業會計師梁永安指出,打工仔想減輕負擔,大原則是盡量增加免稅額,其中一個方式,是與僱主協議提供房屋津貼福利。他以一名年薪約三十萬元的單身人士為例,若只有個人免稅額可扣稅的話,現行稅款約為二萬多元。

將部份薪金當房津
但若僱主同意把每月部份薪金,假設是八千元作為房屋津貼福利,他的年薪便因而減少至二十萬元,加上因獲得房屋福利須繳的稅款,應課稅入息只是二十二萬元左右,就算港府減少免稅額及調整稅階,估計亦可因此而減少約八千元稅款。
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合夥人麥麗詩表示,港府雖然減低個人免稅額,但其他多種扣稅項目均維持不變,包括個人進修開支、居所貸款利息等。她說,若納稅人盡量利用這些扣稅項目,應可減輕負擔。
麥麗詩又稱,在現行稅務條例下,當局讓市民以個人總入息評稅,若打工仔有開設公司搵「外快」,而該公司業務因經營不善而虧損,打工仔即可把虧蝕的金額與入息一併申報,在一般情況下,稅款會因而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