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敗家 苦了大家 香港萬稅

政府敗家 苦了大家 香港萬稅

七百萬香港人無奈的心情,就像昨日灰濛濛的天氣。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公布一個幾乎樣樣都加的「萬稅」財政預算案,縱使在經濟不景、減薪、失業等環境下,政府還要增加多項稅收及提高政府收費。由下年度起,打工一族要多納薪俸稅;做生意要多付利得稅;還有多繳汽車首次登記稅、離境稅、博彩稅等,樣樣都加、加、加! 記者:陳沛敏

【本報訊】為解決七百億元財赤,至○六/○七年達致收支平衡,梁錦松計劃要額外開源二百億元,因此即時提出一系列加稅措施,為庫房增加一百四十億元。當中措施對中產階層影響最大,而且未來三年政府還會再按情況,提出其他建議,補足其餘六十億元收入,意味加稅、加費陸續有來。

九萬打工仔重墮稅網
預算案公布後,二手樓價與股市應聲下跌。不少意見批評特區政府政策失誤,導致赤字纍纍,現時卻不理民間疾苦加稅、加費,勢將加重市民負擔,尤其是中產階級的負擔更重。示威者昨日叫董建華、梁錦松下台之聲不絕於耳,連身在北京的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也承認,預算案的建議將加深社會戾氣。
《蘋果》昨晚訪問逾三百名十八歲以上人士,超過半數被訪者認為預算案增加薪俸稅建議不合理,同時有超過五成被訪者認為預算案不及格。
下年度的預算案建議,薪俸稅邊際稅率及稅階回復至九八/九九年寬減前的水平,增加標準稅率一個百分點,但梁錦松沒有提及的是,現在的經濟遠比九八年前差,樓價跌了六、七成;恒指挫近兩成。
同時,主要的免稅額回落,例如個人免稅額將由十萬八千元減至十萬元,令不同收入水平的打工一族繳付的薪俸稅全面提升,尤以中、高收入人士的影響較大。九萬名以往不用交稅的打工仔亦重新被納入稅網。政府調整薪俸稅後,預算可為政府全年增加約六十八億元的收入。
為減輕對市民的衝擊,政府將分兩期增加薪俸稅。以月入一萬六千多元至二萬五千元的納稅人為例,來年度平均要多付一千二百元稅款,後年度更要較現在多納二千七百多元的薪俸稅。可是,要供樓的業主可享用的居所貸款扣稅額,來年度開始調低,回復至十萬元。

利得稅方面,雖然不少商界人士表態支持增加兩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十八,但政府只建議一次過調高至百分之十七點五,加上增加版權費等費用的應評稅利潤比例,可增加政府三十五億元的收入。政府又決定不繼續凍結收費,取消水費、排污費等豁免優惠,梁錦松將與各政策局研究如何調整個別收費。
另一影響中產人士的加稅措施,就是修訂汽車首次登記稅的稅階及稅率,引入邊際稅制,並取消冷氣、音響等豁免,這些改動對高價私家車的影響最大。政府又引入新稅項,開徵邊境建設稅及足球博彩稅,為政府每年增加二十五億元收入。
至於稅項減免方面卻乏善足陳,對普羅大眾裨益甚微,措施包括:放寬慈善捐款佔評稅收入的上限;對富商慣用的離岸基金豁免徵收利得稅;還有延長超低硫柴油稅的優惠。

不解財赤市民付更多
梁錦松在記者會上否認加稅建議針對中產階層,一再強調已平衡各方利益。自言「做過炒家」的他更恫嚇,若不解決失控的財赤問題,金融體制將受衝擊,屆時每個市民都會受到影響。因為現在普遍市民每年平均多付的薪俸稅不足一萬元,相反本港息口被衝擊而調升百分之一,市民要多負的利息已高於多付的稅款。
他說:「我都係市民一分子,我都要被減薪、加稅。無一個財政司司長鍾意加稅、減開支,一定唔受歡迎……最好年年派糖,𠵱家又好,將來又好,都會成為好受歡迎嘅財政司。但係將財赤問題推畀下一屆政府,唔係負責任嘅做法。」
不過,有記者質疑在解決財赤問題上開源快、節流慢,明顯公務員犧牲小、市民負擔大。梁錦松表示,不想看見公務員「軍心渙散」,也不應將公務員與市民變成對立,開源節流只是速度有別,而各政府部門將大力節流,減少浪費。至於美國一旦攻打伊拉克,對本港經濟及財政的影響,他認為只要戰事速戰速決,便毋須改變政府現時的預測。
他並呼籲巿民「唔好斤斤計較畀幾多、攞幾多」,因為若不搞好財赤,將不利香港整體經濟。他說:「香港人從來唔係咁計較嘅!」
特首董建華昨日在北京強調政府削減開支絕不手軟。副總理錢其琛指本港「快發財的局面」已成過去。

巿民面對梁錦松昨日在立法會公布的萬稅預算案,心裏自然灰了一大片,就像近日香港黑壓壓的惡劣天氣﹙圖﹚。

示威者不滿政府狂加稅,在立法會門外焚燒特首董建華及高官肖像。
劉耀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