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度和風範,有甚麼不同?
風度,是一種好習慣,好品味;但壞人也可以有好風度,可以談吐優雅,舉止大方。羅拔迪尼路在電影《義膽雄心》演卡邦,他愛看歌劇,看到感動處會流淚;可是,他一身雪白踢死兔去「開會」,對頭人說話逆耳,他會笑瞇瞇走到對方背後,忽然用壘球棒敲下去,直把那人的腦漿敲得潑出來;是有點暴力,有點破壞會議的氣氛,你卻不能說他沒有風度。
風範不同;範,是榜樣,是準則,行住坐臥,道德文章,都可為人師,可垂千古。
有風範的人不必立功,但立德,也立言,為後輩景仰,為未來作楷模。常有壞人和地產商死了,靈堂高懸「哲人其萎」,是不對的,根本不是甚麼「哲人」;掛「風範長存」,就更不對了,有甚麼「範」可以存?難道長存貪婪無道,囂惡不赦?讓「貪範」和「惡範」貽禍後世,遺害百年?
有風度不難,要達到有風範的文化修養,文化境界,不容易;要在有風度,有風範以外,還有風骨,那就更難能可貴了。
風骨,不僅是腰板要夠挺夠硬;腰硬,生骨刺就成了,可悲,但不可貴。以前在某文化報辦事,就遇見個一頭看起來鐵骨錚錚的,面無三兩肉,說話洪亮,人家三反五反,他左反右反;開行政會,要決定廁所馬桶用蹲廁還是坐廁,他蹲也反,坐也反,最後決議:蹲坐各半,一廁兩制。鐵骨人領了功,扶搖直上,越發覺得:做人,可以壞;示人,卻不能不示以「骨氣」。
骨氣這回事,一不能假,二不能蠢;蠢人,沒有思辯能力的人賣弄「骨氣」,是剛愎,是頑固,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硬頸死牛。慎密的思考,推理,辯證,判辨是非,是行事和立論的根本;三思而後行,思,還得有思考的方法;不然,三十思也枉然。風骨,源自思慮;有風骨的人行善,留下風範。有了風骨和風範,風度,是錦上一朵怡人的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