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發展「行前一步」

債市發展「行前一步」

預算案擴大合資格債務票據買賣所享有的利得稅減免範圍,以進一步鼓勵本地債市發展,獲減免5成利得稅的債券,年期要求由以往的5年降至3年,而7年合資格債券更可獲100%稅務豁免。
資本市場人士對此表示歡迎,認為寬減利得稅有助發行人以較低息率定價,從而吸引更多企業考慮舉債集資,不過業界認為本港債市能否搞活,還要配合其它措施及市場因素。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有關措施有助本地債市發展,並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預算案指出,新寬減措施會令政府每年收入減少1700萬元。
資本市場公會主席黃碧娟(圖)表示,政府在目前財政狀況相對吃緊的時候,仍然在稅務政策上對債券買賣作出寬減措施,公會表示歡迎及支持,但現階段難以具體評估此舉會刺激多少發債量,稅務優惠是推動債務活動的其中一個因素,投資者吸納能力、市場情況及發債體信貸風險等,都是其他互動影響的因素。

發債成本可望減輕
不過,她認為機構投資者若獲稅務寬減或豁免,會較沒有優惠措施時願意接受較低的息率回報,發債體的成本因而可減輕,從而被吸引舉債考慮。
新加坡發展銀行財資市場總監譚炳勝指出,寬減稅務對推動債市「行前了一步」,希望政府再多做鼓勵工夫,特別是推動更多公營機構加強發債,帶動私營企業加入舉債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