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佳想當特首? - 王岸然

劉兆佳想當特首? - 王岸然

一個本來最不應該說話的角色,近月來發表了極多的政見;而且平情而論,這些見解客觀而準確,比其他司局級官員,只能憑常識感覺說話,是高了一皮以上。這人就是劉兆佳教授也。
他的身份是顧問,領導了一個數十人的顧問團,有全職有兼任,都是知識分子的精英,成為政府的大腦,為董伯及各忙於在台前表演的司局級官員,提供冷靜的分析及思考,及各類有數據的研究,這類智囊團的組織當然有重要性,亦有建設性。
但智囊為何走出台前?是自覺還是不自覺?近來評論對劉教授的責難,是他不應盲目護主,以學者的客觀角色,充當政治風暴的救火隊長。但若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想,劉教授肯入政府,絕不應只為多了幾萬元入息,而是要有所作為,那麼他的「作為」是甚麼?一份司級官員的入職人工?
學者應否從政,那其實是另一個問題,學者從政之時應特別客觀,特別仁愛公義,特別有良心,這只是普通人的美麗誤會。放開這些誤會,如果大教授肯放下身段,放下讀書人的頭巾氣,當仁不讓,隨時接任被請下台或被升上神枱的董建華出任特首或市長,對港人是個好消息!
不要忘記劉教授從來都是參與政治的人,二十年前他就以學者身份,在《廣角鏡》雜誌上寫長文論述回歸與一國兩制,是這類問題最早發表政見者。他是港事顧問、特區籌委會委員,現時更是全國政協委員,得到中央信任。請問,他適合當特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