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不是讀書天。儘管高舉「要書本不要炸彈」大旗,澳洲和美國數以千計的學生都尋且放下書本、走出校園,上街反戰,示威遊行。儘管不像越戰時期反戰學生由早到晚罷課反戰,而是規規矩矩問准家長,但兩國學生仍為校園反戰史添上新章。
澳洲太陽比美國早升起,這場名為「要書本不要炸彈」的校園反戰示威,就由澳洲悉尼、墨爾本和阿德萊德市等十三個城市率先掀起序幕。在悉尼午飯時間,七十多間中學的年輕學生,多是十多歲,也有小至十歲,像湧往流行音樂會般,湧上街去,穿過繁忙鬧市,高叫「不要攻打伊拉克」、「阻止血腥戰爭」等反戰口號,指摘宣布參戰的澳洲總理霍華德好戰,要用炸彈炸毀他們的未來。
學生遊行隊伍中一名學生說:「當伊拉克所有學校可能遭炸彈破壞時,我們有沒有課上已不是問題所在。我們接受教育,是學會用行動制止戰爭。」也有學生表示,他們不上課來示威早得父母批准,有的父母聽到他們要遊行甚至說:「快去吧!」
在主戰的美國,加州超過二百三十間院校和中學,紐約及其他城市的學生,周三也會發起「要書本不要炸彈」的反戰活動,「走堂」參加反戰集會。
不過,美國反戰浪潮不止於校園,人們早「穿在身上」。像紐約州六十一歲律師唐斯和三十一歲兒子,周一就穿上印有「給和平一個機會」反戰語句的T恤到商場購物,但商場保安人員要他們要不脫下反戰T恤,要不離開商場,唐斯不肯,保安人員報警將他扣上手銬押回警署備案。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