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預算案建議分兩年調高物業稅率一個百分點,由原來的百分之十五增至百分之十六,業界普遍認為加幅輕微,心理影響多於實際,對已經或計劃買樓收租人士沒有太大影響。不過,有代理認為加稅建議一再反映政府施政混亂兼矛盾,打擊海外投資者的入市信心,影響深遠。
長江實業執行董事趙國雄認為,未來一年本港仍持續處低息環境,資金存放銀行不如買樓收租。加稅幅度小,除稅後收租回報率仍相當可觀,相信不會打擊投資者入市意欲,對樓市更加沒有影響。
香港置業董事胡日發認為加稅對樓市影響不大,但上述建議,與政府較早前高調倡議的投資移民政策明顯矛盾,加添海外投資者對港府決策穩定的憂慮,對投資移民政策所帶來的保障及利益,信心動搖,長遠減少外資流入。
美聯新界營業董事布少明表示,投資者買樓收租,一般考慮整體市況、租金回報率、物業保值能力等因素,較少顧及物業稅。加上設有供樓扣稅優惠,收租業主實際支付的物業稅率不高,即使加稅,影響不大。
近期多個熱賣豪宅新盤如薄扶林貝沙灣、何文田山一號、九龍塘畢架山一號等,在加稅聲音下,仍有約三成買家計劃購入用作長線收租。
利嘉閣董事廖偉強表示,物業稅增加對投資者有一定心理影響,但實際由於加幅細,息率持續低企,租金回報率仍相當可觀。現時一般出租單位,回報率達四至六厘,加稅後變化不大,有意買樓收租的人士,短期或會受心理影響,長遠仍會入市。
滙豐證券地產部主管張一鳴表示,物業稅像做生意獲利後才需交稅,而且增幅輕微,相信只會在短期內造成心理影響。
法國巴黎百富勤研究部董事顏偉洪亦稱,「利得稅增加的幅度較物業稅還高,就當如一人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