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單止無良 迫到無碇企」<br>孭財赤包袱 中產怒吼

「唔單止無良 迫到無碇企」
孭財赤包袱 中產怒吼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將加稅刀口狠狠地架在每個打工仔的頸上,惹來公憤。剛好跌入稅網的陳先生怒斥政府不理民生疾苦,「唔單止無良,重迫到我哋無碇企。」中產人士葉醫生則批評,政府專「蝦」中產,削弱市民對香港的信心。他們寄語政府應從其他途徑增加收入,不應只顧搜括市民的「血汗錢」。市民的怒吼,梁司長,你聽到嗎? 記者:盧文烈、陸羽平、黎國強

【本報訊】「好唔公平!」政府將薪俸稅免稅額時光倒流至九八年前的水平,令月薪只得八千三百多元的政府非公務員合約僱員陳先生不幸地墮進稅網。身為家庭經濟支柱的他直指政府今次將財赤責任推在中低層市民身上,於理不合。他無奈地說:「冇諗過人工咁低都要交稅,不過,鬼叫你住喺香港咩。」
將於六月約滿的陳先生批評,政府先後削減綜援、調整醫療收費、徵收外傭稅、增加薪俸稅,均是不仁不義的政策,「有強權、無公理」,「啲高官加少少稅梗係冇問題啦,但係對我哋影響好大,政府係咪想迫我哋搬出香港,返內地生活。」

「對政府無晒信心」
基層市民高喊政府無良,中產階層更是怨聲載道。月入三萬元的職業訓練局工科教師黃先生,與任職小學教師的妻子及兩名子女,居於將軍澳一個月供一萬二千元的單位,再加上日常開支,每月需耗費三萬多元,可謂所剩無幾,今次擴闊稅基及調低免稅額,令黃先生每年要額外多付約四千八百元稅款。
「其實我哋任何福利都享受唔到,政府唔應該只係向中產開刀,如果再向中產踩多幾腳,大家都㩒住個荷包唔願使錢,到時經濟都唔會好。」黃先生認為,近年財赤高企是因為政府無能、後知後覺造成,雖然交稅是市民責任,但他實在未能對如此不堪的政府投以信任票。「加咗稅之後,都唔知啲錢政府會點用,我對呢個政府真係無晒信心。」 
本身是公務員的李先生,九八年以二百一十萬元購買了一個約七百平方呎的夾心階層住屋單位,現已淪為負資產,雖然月薪近五萬元,但在面對公務員減薪之餘,又要應付加稅,可謂百上加斤。
他說:「買咗夾屋變成負資產,冇家庭積蓄唔在講,原本想送仔女去英國讀書嘅計劃冇晒,平時想去吓旅行、買吓嘢都唔敢諗,我都唔期望政府會幫我哋啲中產同負資產,𠵱家重話要加稅,明年我就要畀多成七千蚊,○四、○五年度更要畀多近一萬六千蚊。」

「香港繼續衰落去」
妻子現正失業的公立醫院醫生葉先生形容,政府專「恰」中產,月入六萬元的他估計在加稅後,每年約要多交一萬元稅款。他指出:「政府應該從其他方面增加收入,唔應該只係搜括民脂民膏,因為咁樣只會製造反效果,打擊市民信心,香港只會繼續衰落去。」

丈夫任醫生的葉太稱,政府加稅,惟有慳得就慳。

市民回應
「政府唔只唔幫我哋,反而向我哋大力開刀,太過份,但我哋又無力反抗,好無奈!」
楊先生(營業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