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鎔基在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中,以較大的篇幅總結自己五年來的成就(表二),並列舉大量的數字作為佐證,包括國內生產總值(GDP)平均每年增長百分七點七等。相信他此舉是為了防止保守派對其政績的質疑,以保證他的多項改革措施可持續。
在四十頁報告中,朱鎔基用了二十八頁總結執政五年的成就和經驗(表三)。他將五年的政績分為八個部份,首先是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經濟增長速度只比他上任之初提出的年均增長百分之八略低,財政收入、外滙儲備也有巨額增長。
朱鎔基稱,五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事實上,朱鎔基任內最突出的貢獻,是親自出馬,促成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他指國企、金融、財稅、投資融資體制改革目標基本實現,但外界仍質疑這些改革的實質成效。
朱鎔基表示,任內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但實際成績僅局限於精簡政府機構,共裁減了一百一十多萬公務員,但中國的人權狀況仍然受到西方國家的抨擊。
朱鎔基列舉的政績還包括,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總體達到小康水平;國防實力和軍隊防衞作戰能力提高,如期完成裁軍五十萬;祖國統一大業取得新進展,香港、澳門社會經濟穩定;外交工作開創新局面。
對於任內發行巨額國債,朱鎔基去年曾拒絕接受「赤字總理」的稱號,昨日又再強調,五年內發行的長期建設國債,帶動銀行貸款和其他社會資金,形成三萬二千八百億元用於基礎建設的投資規模,辦成了不少多年想辦而沒有力量辦的大事。
本報記者/新華社/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