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HI與匯豐差價不斷縮窄

投資學堂:HI與匯豐差價不斷縮窄

昨日本欄講述如何以沽空(Short)滙豐控股(005)並長倉(Long)HouseholdInternational(HI),來賺取兩者之差價圖利,該文見報後接到不少讀者的email查詢或質詢,令筆者再一次察覺到《蘋果》的讀者真不乏卧虎藏龍之輩,確不可小覷!在此非常多謝各位之email!
本欄昨日錯誤講述1股Household與2.675股滙豐之差價在近期逐步擴闊,但正確答案應該是1股Household與2.675股滙豐之差價在近期逐步收窄才對。
這次滙豐收購美國HouseholdInternational,乃全以發行新股收購,基本上是以2.675股在香港上市的滙豐換取1股Household,由於每股在美國上市的滙豐ADR相等於5股在香港上市的滙豐,因此每股Household亦可換取0.535股在美國上市的滙豐ADR(即2.675/5=0.535),故此在收購成功後每股Household便等於0.535股滙豐ADR。
由於Household與滙豐ADR皆在美國上市,在選取資料計算較為方便,故以滙豐ADR代替在港上市之滙豐來計算。
由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3月3日間,以每1個交易日之收市價計算:1股Household之股價減0.535股滙豐ADR的差額,附圖便是以這些差額按時間次序繪成的趨勢圖。
從圖中可見,A點乃美國時間2002年11月13日,這項收購宣布前1個交易日,當時兩者的差價為-7.73美元,亦即在當時長倉1股Household並沽空0.535股滙豐ADR,並持有此套戥組合至收購正式完成的理論利潤為7.73美元(註:是整個組合之利潤,而不是1股,亦未扣除借貸成本及其間因借貨沽空所須繳付之股息等成本)。另一方面,圖中可見收購宣布後兩者之差額迅速收窄。隨後這差額由去年12月的大約3美元水平,逐步縮減至日前的0.76美元。

愈近收購期風險愈小
基本上,這差額乃相等於長倉1股Household並沽空0.535股滙豐ADR,並持有此組合至收購正式完成,即1股Household正式換取到0.535股滙豐ADR的理論利潤,而某程度這亦是反映持有此套戥組合之風險,(如果一旦收購失敗,則持有1股Household便不會換取到0.535股滙豐ADR)。故此隨着時間愈接近收購完成,其風險便愈少,而可獲利之差價便亦相對減少了!這便解釋兩者之差額在近期逐步收窄之原因。
為求正確並以防再次收到大量的質詢email,筆者昨日就此套戥組合詢問了一位對沖基金經理朋友,據他指出在滙豐宣布收購Household後,他曾聽聞確有一些對沖基金採用類似這套戥策略圖利。
此外,他亦指出這些對沖基金不一定會持有這套戥組合至收購完成後才「拆倉」,他們只須待其間的差額收窄至一定水平,已可吸引對沖基金獲利,例如當他們建立此套戥組合時的差額是3美元,而在縮減至近日1美元時,他們把將這套戥組合平倉,則每持有1股Household並沽空0.535股滙豐ADR便可賺取大約2美元理論利潤(即未計算其他成本),已頗為不俗之。
最後,大家可有注意到滙豐股息的截止過戶日期如此早為3月21日,但派息日期卻延至5月!不妨看看恒生(011)的截止過戶日期及派息日期,便可察覺不同之處!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