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炒股經驗有助營商

英之見:炒股經驗有助營商

筆者一位朋友最近告別全職炒股生涯,轉為幫手打理家族生意,想不到他向筆者反映炒股生涯的經驗,居然有助今日營商。筆者一向以為自己只懂紙上談兵閉門造車,可能他日有機會轉型管理工作,也未必一無是處。
最大的轉變,主要是在心態方面,炒股生涯中其中一個得着,是理解愛拼才會贏的道理。不少高層管理人員抱着打工心態,比較傾向保守,在提出新計劃的時候,要萬事俱備兼有東風才敢出擊,但世事怎會完美,如果一個計劃全無瑕疵,必定已經盡失先機。

親力親為不如下放權力
等待無風險的投資機會,就正如不少股民往往要股價有異動才敢跟進,以為安全,其實反而危險。當然筆者朋友亦不會盲目冒進,但計算風險回報覺得值博便出擊,否則畏首畏尾便無法令公司有進展。
另一點頗為重要,則是筆者與他分享公司訪問中所偷師的經驗,他發現不少中高層管理人員,永遠比下屬更忙,原因不是下屬躲懶,而是中高層在晉升後仍做回以往的工作,未能學會向管理發展,不能下放工作。職位上雖然是管理人員,實際上卻停留在熟手技工的階段。
勸告這些管理人員將精力集中在管理工作,遇到的經常性答案是人手不夠,香港中小企人手不夠是慣例,人手充裕的唯一機會只會是不夠生意,屆時要擔心飯碗,也不用再談提升自己。
這些管理人員將時間精力錯配,其實是窒礙了公司的發展,一個欠效率的制度,永遠是不能靠增加人手來解決問題。筆者也談過不少上市公司老闆事事親力親為,但值得更欣賞的是那些懂得下放權力的老闆。
今天的題目好像有些離題,筆者認為不少人分析公司,是太過着重PE息率現金水平負債比率等幾個死數字,真正重點是應該將全盤生意來看,分析前景及競爭優勢,太多人的分析是重形而欠其實。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