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幾個主要金融中心的中央銀行例會都碰巧在本周中舉行,除挪威和歐洲央行有機會分別於周三和周四宣布減息之外,其餘澳洲估計會按兵不動,日本減無可減,加拿大通脹率雖已攀升至4.5%(超越央行訂定目標的1至3%之間),但相信央行暫時會觀望中東局勢發展如何才作定奪。
只有英倫銀行可能會在大部份分析員指英國經濟急劇惡化,認為應該減息的預期下,「踩爛」人眼鏡──不減息而已。
歐洲央行行長德伊森貝赫早前曾聲稱,對歐洲經濟增長不再作出任何揣測,意味經濟前景一片迷茫;並暗示經濟環境欠佳,不排除有進一步減息的可能。
事實上歐洲經濟疲弱,商業投資和消費者信心皆受中東可能爆發戰爭影響而下降,2月份通脹率雖錄得2.3%,稍偏離央行目標範圍的2%,但卻無惡化之虞,何況歐元滙價自去年12月至今,以貿易加權指數計算已升值約5%,無論對通脹或經濟增長都有一定程度之影響(壓抑通脹、削弱增長),無形中為央行製造減息條件。
此外,法國財長早前不經意地承認,去年財政預算赤字超越了「穩定和增長條約」上限之3%,形成歐元區內三大核心國,德、法、意都相繼「破戒」,奇怪的是只受部份人揶揄而已,卻沒被罰,然可不要以為這只是一宗沒甚了不起之小事,因為「三大」若不能自律,破壞形象之餘,更大大削弱人們對歐元之信心,實不容輕視。
預算赤字已到「頂角」,意味政府施展財政政策之空間受到局限,公共開支無法增加,減稅又怕庫房收入減少,只有希望私人環節能「活」起來。減息未必能立竿見影,但不減便只有「衰多二錢」!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