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咸亨酒店」前面店堂穿進去,裏面是一進大院,上下兩層才是正式用餐的地方。
木結構的房子,樑木色沉,窗花透亮。在二樓憑欄望下天井,有人進出,有人喝酒,就像看戲。
紹興是個水城,濕氣重,東西容易發霉,食物也不例外。結果卻由發酵中得到一些獨特的食物,如霉千張、霉茶根。前者是發了酵的豆腐皮,由其長毛變質,質地變得腐軟,有些臭,用來蒸肉餅,喜歡的人吃一口便朝思暮想,受不了的,只覺得滿嘴腐敗,眉頭皺到天靈蓋。
後者是發了酵的莧菜根,雖也有臭味,卻又鹹又鮮,拿來蒸豆腐,送三大碗白飯輕而易舉,眉飛色舞。
這天在「咸亨酒店」就吃了這一樣菜,念念不忘。還有一罐「菜乾燜肉」,霉菜乾燜紅燒肉,夾白饅頭,那肉晶亮晶亮,腴脂豐膏,與鹹鹹的菜乾末相輔相成,妙不可言。
當地產一種「魚」,個頭頗大,一碟只蒸得半條,肥美鮮滑,比起錢塘江的魚,更勝一籌。
這天在「咸亨」吃了許多小菜,如「油爆蝦」、「炒八珍」等,精巧之處,還在寧波菜之上。加上環境和老酒,很是教人回味。
酒家門口有一副對聯:「小店名氣大,老酒醉人多。」令我想起「文革」時一副著名的對聯:「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咸亨」重開於一九八一年,「文革」已過,改革初至,兩副對聯顯示了兩個時代的情懷,蕭瑟秋風,換了人間。(咸亨酒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