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和大家在此見面,希望以後可以利用本欄,用簡單的例子為大家解釋會計上的處理手法,如何會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定,亦希望藉此增加大家的財務知識,提高獨立的分析能力。
最近電視廣播(511,下稱TVB)旗下的銀河衞視宣布引入美國的Intelsat作為策略投資者,並計劃於今年第四季開始投入服務。聽聞多時的收費電視終於有重見天日的一天。根據協議,Intelsat將擁有銀河51%之股權,而TVB則佔49%;亦即是說,Intelsat是銀河的大股東,擁有話事權。
投資者經常會留意到上市公司為旗下的投資項目引入策略投資者,最近電盈要減值80多億的Reach,就是電盈與Telstra各佔50%的合營公司。莫看輕這1%的差別,手持51%與50%的股份,意義上便有天淵之別。除了涉及有否話事權之外,在帳面上的處理方法亦有所分別。
就以銀河為例,按照股權分布,銀河是Intelsat的附屬公司,同時是TVB的聯營公司。莫被這些甚為累贅的甚麼公司甚麼公司嚇倒,簡單地說,Intelsat與銀河的關係就像父子,而TVB只是銀河的親戚而已。
那麼帳面處理上又有什麼分別?既然是父子,那Intelsat當然有權動用銀河的財產,因此,後者所有資產負債都會納入前者的財務報表上。換言之,投資者將來研究Intelsat的綜合資產負債表時會發現,在帳面上看見的項目都包含了銀河本身的數字。
Intelsat只持有銀河51%的股份,但計算入綜合資產負債表時,並不會每個項目都只計51%,而是將銀河所有資產負債的數字完完全全計算在內。舉個例子,假如銀河手上持有1億元現金,Intelsat的綜合資產負債表就會老實不客氣地直接將這1億元加入自己本身的現金項目上。
投資者可能會覺得奇怪,Intelsat將其餘49%不屬於自己的資產負債也算在自己的帳上,豈不等如報大數?為了剔除這49%不屬於Intelsat的財產,投資者會見到有一欄叫「少數股東權益」,這數目就是那49%小股東所應佔的銀河財產的數量。整體來看,投資者見到的綜合資產負債,就是Intelsat本身加上旗下投資項目,即使後者是與其他股東所共同擁有。
另一邊廂,TVB又會怎樣計數呢?既然TVB同銀河只是親戚關係,當然無權控制後者的財產。因此,TVB只可以如實地把自己有份的49%銀河淨資產入帳。但這49%的淨資產是甚麼一回事?究竟是地產物業還是現金存款?就無從得知。
心水清的投資者可能會看出,兩者其實最終沒有分別,無論是Intelsat先將所有銀河的資產負債加起來然後減去少數股東權益,又或者TVB將屬於自己那份的銀河淨資產計入自己的帳上,最終兩間公司所得到的,都只是按比例計算自己所佔的額份,不多不少,那為甚麼又要勞師動眾,制訂不同的處理方法﹖
其實這樣做是有需要的。試想想,控股公司對其附屬公司是有控制權的,亦即是可以控制其資產的運用。假若綜合資產負債表不是逐個項目加起來,投資者又豈能掌握控股公司可以調動的資產數量?再者,大部份在港的上市公司都只是控股公司,本身並無實質業務,真正做生意的是旗下的附屬公司。假如綜合資產負債表只計算控股公司按比例所佔旗下附屬公司的淨資產數目,投資者只會見到一行數目,惟這數目對於投資者作出投資決定,可謂毫無幫助。
知道這些不同的會計處理手法,對於投資者又有甚麼意義?知道51%與49%之間的分別後,投資者就可以了解這投資項目對於其母公司有何影響。例如TVB只佔銀河49%,因此只需要計算銀河49%的淨資產入帳,對於TVB本身的資產負債比率,又或者其他的會計比率無大影響。反觀Intelsat佔銀河51%股權,其綜合資產負債會將後者所有項目反映在帳目上,假如銀河表現不理想,就可能會連累Intelsat的財務表現,直接影響其投資價值。
龔耀輝
均富會計師行(GrantThornton)高級經理
如對本文有任何意見或查詢,歡迎電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