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對弈:梁錦松應先公開道歉! - 王岸然

政法對弈:梁錦松應先公開道歉! - 王岸然

孔子有一句名言:不仁者而在高位,是播惡於眾也!用這句說話形容董建華與梁錦松,貼切不過,過兩天梁錦松會提出他第二份財政預算案,他接任財政司的位置亦已經兩年,大家還有甚麼期望?大概是甚麼也沒有。筆者倒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他公布他的財政大計之時,先為他當了兩年財政司為港人帶來的災難與痛苦,公開道歉,要求港人原諒,同情政府的困局,然後再談要求港人支持,共度時艱!

王岸然

今年一月六日筆者在董建華公布施政報告之前也在本欄給他一個誠意的建議,就是在施政報告的結尾,加入一段表白,對執政五年帶給港人的災難,作出道歉,作深切的反省。結果是忠言逆耳,董伯只知將責任左推右卸,萬方有責,不在自己,後果是報告之後民望再跌,這兩個月來幾乎是躲了起來不敢見人。

經濟更差市民更苦
今天輪到本是董伯接班人的梁錦松出台表演,筆者為他翻一翻這兩年來的表現,結果難以寄予厚望,亦幾乎可以肯定,梁錦松的預算案公布之後,經濟只會更差,市民只會變得更苦。在這無人肯站出來承認錯誤的政府裏,如果阿松肯實事求是,公開代表港府對市民道歉,已是為己為人最大的德政,如果還學董伯的鴕鳥政策,左推右卸,言不及義,香港出現亂局,當不再是危言聳聽的一回事。
梁錦松究竟懂不懂經濟?還是只知加減乘除的會計員?張五常教授說得精警,根本沒有一本教經濟學的教科書會建議政府在經濟不景氣之時建議加稅的。更何況香港現時還是大有儲備,大有盈餘。財爺豈有不明這個經濟學常識的道理?
問題是政府比市民更沒有信心,一個欠缺自信的政府,焉能帶引港人走出困境?一個在衰退之時還進行緊縮政策的財政司,怎不帶來災難?如果香港因為貧窮,因為民怨而出現動亂,阿松這位負責財政政策的首要官員,又有何資格接任下一任特首?要消滅財赤,是中央的死令,這已不是秘密,但作為問責局長,阿松可以不負上責任嗎?
去年他制訂四百億元的赤字預算案,為何今天成為八百億?他的預算不準確,不必負上責任嗎?他已經手握財政大權兩年,做過甚麼振興經濟的事情嗎?他將私人企業的人事管理觀念帶到政府,天天想着對公務員開刀,要求公營機構瘦身,以為這樣就可以降低成本,增加香港的競爭力,結果只是人心惶惶,人人害怕失業,人人收入下降,人人將錢存到銀行防備,於是百業蕭條,經濟疲弱,他沒有責任嗎?

理財哲學欠缺常識
還記得前年他一開始發表理財哲學,竟然是叫港人到無水的魚塘中捉魚;對中年精英的失業者,竟然建議他們到中學教書,這些對常識欠缺所造成的笑話,加上他那套花花公子式的特權之戀;他的能力,他的民望,令他跌出下任特首候選人名單之外。
道歉吧!雖然這樣也不能解決問題,最少令港人舒服一些,這已是阿松唯一可作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