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將卸任總理的朱鎔基,將在人大會議上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曾經「豪言壯語」的朱鎔基,預料在報告內不會有甚麼驚人之言。不過,其財赤及反貪工作部份,將直接影響人大代表對他五年政績的評價。
有評論認為,朱鎔基九九年的首份報告,是他五年來的代表作,為他帶來高達百分九十八點五的得票率,其後三份報告的得票率降低了一個百分點,雖不能說支持度下降,但多少反映出,更多代表對他施政的不滿。
消息指出,朱鎔基在今年的報告中,將先列舉過去五年的成績,再陳述他的繼任者面臨的挑戰,並會強調應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西部大開發、加快推行金融體制改革等各項政策。
不過,有關發行國債去支持積極財政政策這個部份,很可能受到各方的抨擊,尤其是自九八年朱鎔基出任總理後,五年來已累計發行六千六百億元國債,令財政赤字不斷惡化,很可能令新一屆政府陷入財政危機。
據悉,直接承擔財赤壓力的財政部,已建議今年只發行一千二百億元國債,比去年減少二百億,但最後還是要由人大審批。
另一個焦點議題相信是朱鎔基會否在最後一份工作報告中「豁出去」,痛批貪污腐敗,以實現他五年前的反貪承諾。
去年,朱鎔基在報告中,就反貪、反腐敗問題僅輕輕一筆帶過,引起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的不滿,最後報告共修改了二十八處才獲通過,其中比較重要的改動有十六處,主要是增加了反腐敗內容,將貪污腐敗分子列入必須予以徹查的對象。
例如,其中一節原文中「對於那些違法亂紀、以權謀私的人,必須徹底查處」,被改為「對那些違法亂紀、以權謀私、貪污腐化的人,必須徹底查處」,之後又增加了一句「加大治本力度,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