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日本人都愛吃,不但烹飪節目多籮籮,烹飪比賽亦不少!上星期就有四十位日本青年廚師旋風式到港,參加每兩年一度的第四屆日本青年廚師中菜烹飪比賽,此乃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中華廚藝比賽。一眾「味吉洋一」較量過中國烹飪技藝後,賽果已於上星期四晚公布。我哋第一時間請來海鮮及肉類兩個組別的冠軍人馬,為大家示範得獎菜式,一飽眼福和口福!
記者:吳佩璇 攝影:陳穎、陳智良
逢星期一至五刊出
比賽由社團法人日本中國料理協會主辦,李錦記有限公司、香港旅遊發展局及中華廚藝學院協辦,標榜的是年輕廚神。所有參賽者年齡介乎21-40歲,均是任職於日本不同的中菜館,在日本經過一輪初賽才能到港再決高下。比賽分海鮮、肉類、甜品及定食四個組別進行。由於是比賽性質,菜式都比較講究,考功夫的雕琢工序有一定難度,讀者們不妨選擇性地揀取較易部份來偷師。
金子義久之所以得獎,是因為同一道菜用了3種不同刀法,包括泥切、崧切及條切。原來他去屆亦有參賽,可惜在初賽階段已敗北。今次捲土重來,以自創菜式,於中菜之上混入了少許日式作法,終能成功突圍,難怪他猛話「好高興」!
左口魚1條、竹笙10根、豬網油100克、菠蘿1個、番茄50克、洋葱50克、麵包糠100克、小葫瓜120克、金華火腿50克、韭黃50克、蝦仁60克、豆腐2磚、紅蘿蔔50克、黃瓜1條、冬菇1片、雞蛋3隻、西蘭花2棵、車厘子10粒
A)蛋清3個、生粉適量、鹽、古月粉及酒各少許
B)芽菜10克、上湯400毫升、鹽、古月粉及酒各少許
C)蛋清1個、花奶1茶匙、生粉適量、鹽、古月粉及酒各少許
1魚肉切5片(只切魚的其中一面),其餘魚骨連肉部份蘸生粉落鍋炸起,備作上桌用。
2將左口魚肉、蝦仁、洋葱、番茄及菠蘿切崧,用調味料A,再用豬網油裹好,沾雞蛋及麵包糠做成肉餅、落鍋炸好。
3將肉餅置於步驟1的炸魚骨上,增上桌效果。
4竹笙洗淨灼水,將切條的小葫瓜及金華火腿釀入竹笙內,蒸5分鐘。竹笙卷澆上調味料B。另韭黃灼熟作伴碟用。
5豆腐用調味料C調味,然後用湯匙做模,將豆腐釀入其中。釀製時,得獎者還將紅蘿蔔、黃瓜、冬菇等切好,在豆腐上做花。做好後放入蒸籠蒸3分鐘,倒出模作伴碟用。
6將菠蘿切半,挖出菠蘿肉伴碟,菠蘿殼則做基墊,盛起炸好的魚骨及肉餅。將西蘭花及車厘子等配料作裝飾,增加賣相可觀性。
早川史朗來頭不小,曾於第一及第二屆的海鮮組別獲得第三名。今年轉戰肉類組,重攞埋個冠軍!其特色是將牛肉片做成牛排骨的樣子,並將木瓜和牛肉融合成特色的木瓜牛肉凍。更有趣的是他這道菜的靈感來自香港:「我覺得香港有好多水果,所以就利用好多水果嚟做呢個餸。」
牛肉500克、牛筋100克、牛奶200毫升、木瓜1個、牛油果1個、燒賣皮10張、葱4棵、紅椒1個、小棠菜3棵、生薯1個、豬網油200克、紅椒1隻。
蠔油、豆豉醬、XO醬各1茶匙;醬油及沙律醬各1湯匙;紹酒半茶匙;脢肉1條;蘇梅醬、煉奶、五香粉、古月粉及麻油各少許。
牛肉紮:
餃子:
1備留少許牛肉,加入起肉並切碎的牛油果肉及脢肉,並跟蘇梅醬、沙律醬、煉奶,用燒賣皮包起,落鍋炸。(提議讀者不妨買現成餃子)
2剩餘的牛油果肉跟牛奶放入攪拌機攪拌,再釀回牛油果殼內做醬汁。
木瓜牛肉凍:
1木瓜切半去籽,然後放入煮軟的牛筋汁。加入XO醬吊味,弄涼使凝固。
2其餘材料如小棠菜、紅椒等作伴碟用。
成個比賽過程,最有趣的莫過於一班㗎廚到北角街巿買材料。雞同鴨講場面經已惹笑,而且除40位參賽者外,隨團尚有250位打氣者(好彩未有到齊街巿!)。但再加埋主辦單位的負責人、繙譯員、傳媒朋友……一時間墟冚到爆!
參賽海鮮組的古里龍一只揀了三隻蝦。初頭老闆覺得奇怪唔知點秤,知道佢係日本選手就即刻斷隻賣。難怪古里先生話:「啲嘢好新鮮又抵買」。
早川乃比賽中唯一女將,佢話冇壓力之餘,重話此行好開心:「我想買荷葉,但家陣唔當造冇得賣。後嚟去到一間舖有少少剩,老闆娘竟然送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