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富善邨六座樓宇,數年前在房屋署的周全維修保養計劃下,更換食水輸送管,最先更換喉管的善雅樓八百多戶,屋內採用半透明硬膠喉,其餘五座則全用廣被應用的包膠銅喉。數年後的今日,善雅樓住戶投訴食水有雜質,喉管脫離「喉碼」,恐隨時爆喉,要求換回包膠銅喉,但房署毫不理會。
在富善邨六座樓宇中,有五座均全採用包膠銅喉,最先進行工程的善雅樓,屋外部份全部採用包膠銅喉,但入屋喉管則採用半透明的硬膠喉管。其中一住戶吳先生稱,安裝在露台的硬膠喉管經太陽不斷照射下,喉管內生青苔,開水喉時有雜質流出。
記者訪問多個住戶,發現部份單位在露台的半透明硬膠喉喉管內生青苔。一住客稱:「我哋都問過房署職員,佢哋重話番我轉頭,話呢啲膠喉成本高過包膠銅喉添。」亦有住戶投訴稱,在開水喉時,屋內喉管不時震動,可能是食水由屋外輸入屋內的半透明硬膠喉,水壓轉變引致喉管脫離「喉碼」,他們恐怕水喉隨時會爆破引致屋內水浸。
大埔區議員關永業表示,他曾多次向房署投訴,但房署一直未有具體回應何以僅善雅樓採用半透明硬膠喉。他懷疑當年工程人員將善雅樓用作試驗,更換後發現膠管不妥當,馬上安排其餘五座全用包膠銅喉。他現正發起一戶一信聯署大行動,要求房署為善雅樓住戶換回包膠銅喉。
(○二二八一九)
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講師張少雄稱,若水流速度太快,震幅大而令喉管未能固定,便會令喉管脫離「喉碼」,若喉管漏水而未加理會,便有可能引發爆喉。他稱,膠喉本身的伸縮性較大,加上有部份膠喉安裝於露台,長時間冷縮熱脹下容易迫開膠喉。假設工程人員欠缺此洞悉力,在設計安裝之初未有計算此因素在內,未有在適當的地方預留位置,亦同樣有可能引致喉管脫離「喉碼」。此外,銅喉成本較膠喉為高,不明何以房署職員稱膠喉成本較高。
房屋署新聞組發言人表示,該署於一九九五年替大埔富善邨更換食水喉管,六座當中以善雅樓為試點,試用當時剛推出市面毋須火槍安裝的半透明硬膠喉。而其餘五座則採用包膠銅喉。加上當時已有不少善雅樓住戶已入伙,故該署選擇採用毋須火槍安裝的半透明硬膠喉,確保已入伙住戶安全。
發言人強調,有關半透明硬膠喉屬歐洲製造,絕對安全。該署已即時進行水流水壓測試,發現測試效果理想,至於水質欠佳方面,該署已取走樣本送往化驗,現正等候結果,故暫未考慮會否替善雅樓住戶安排更換回包膠銅喉。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