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風景:特首辦緊張什麼 - 董橋

小風景:特首辦緊張什麼 - 董橋

 上海《新民晚報》訪問董建平談父親董浩雲的報道中說:上海交通大學董浩雲航運博物館裏展示了兩張董浩雲請朋友抄錄在毛邊紙信箋上的毛澤東〈沁園春.雪〉和柳亞子的和詞。報道說,那兩闋詞都是抄自一九四五年重慶《新民報》的晚刊:「抗戰期間,董浩雲事業受挫,曾隻身撤到重慶,圖謀戰後重振航運業。兩張毛邊紙信箋被董浩雲保存了幾十年,而就是在這幾十年裏,他開拓建立了航運王國。兩張伴隨船王大半生的黃色紙箋,泛出歷史的印記和主人的喜好,還透露出怎樣的生命信息」。
我第一次知道董浩雲先生早在一九四五年就喜歡毛澤東的詞。過去聽老一輩人聊天聊起董浩雲,好像都說董老先生結交的友朋都是站在國民政府這邊的王公巨卿和文人雅士,從來沒有聽說他沾過左派的邊,也從來沒有聽說他事業起伏的過程中,毛澤東的名作起過這樣微妙的作用。毛澤東詠雪的〈沁園春〉確然是佳作,不論那兩張黃色紙箋是董浩雲主動「請朋友抄錄」還是朋友抄錄了寄給他被動存藏,五十八年後的今天,兩張「泛出歷史的印記」的紙箋呈現在上海董浩雲航運博物館裏,那是十分應景的安排了。

 前兩天,《南華早報》社評建議董建華先生晉升為黨委書記,由他挑選一位副手出任市長統理香港,說是這樣一來,董先生可以專心做他最擅長的工作,向北京也向世界各國推高香港的地位。社評說,董先生有許多強項,最強的一項是他深得中央政府的信任,他的職位因此必須遷就他的長處去量身剪裁才能讓他勝任愉快。
從當年江澤民眾裏尋他、握手欽點之後,中央政府信任董建華已經是鐵一般的事實,誰都沒有董先生那樣的背景和條件。中國共產黨重視的肯定不僅僅是董氏的門楣家業,而是船王董浩雲一生不左不右的超然地位。在中共的政治思維裏,如果董浩雲早在一九四五年就跟毛澤東坐同一條船成了親密戰友,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的第一任特首他們絕對不會看上董建華。上海航運博物館裏那兩張詞箋今天擺出來是錦緞上添了小小一朵香花;一九九七年之前亮出來恐怕反倒成了董建華腳下青雲裏的雷電了。
傳說,《南華早報》那篇社評反映的是北京某一股勢力的構想,矛頭指向江澤民的權力核心。我相信任何一個認識政治、關心時事的人都會聯想到很多情況。可是,我始終覺得那篇社評的意見很有探討的價值,寫得也非常得體。社評題目TimeforMrTungtostepupandsitback裏的sitback,中文報章有的譯作「升上神枱」,有的譯作「退居幕後」,原意其實只是要董先生靠着椅背坐得舒舒服服,也是社評第二段裏說的要他放心坐到後座去:"andthentakeabackseathimself"。我最驚訝的是堂堂特首辦竟然急得發表聲明表示不同意《南華早報》的社評,搬出《基本法》去鞏固董先生的職權,列舉好幾項施政去吹噓董先生的領導才能。特首辦這樣淺薄,這樣妄動,水平真低。
(圖)丁輔之一九二八年為陳巨來繪《荔枝圖》扇頁


逢周一、三、五刊出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