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由親北京商人入主的《南華早報》,要求董建華升為黨委書記,另委可以管治好香港的市長。社論出現在人大開會前夕,亦即是董建華的握手恩公江澤民榮休之前,自自然然被視為不尋常;最少令沉悶的人大會議期間加添話題,亦令到有份開會的董建華平添尷尬。
這是一支耐人尋味的冷箭。冷箭發出之後,亦不是張張報刊有跟進。但可以肯定的是董建華的大靠山江總下台之後,董伯伯的日子會非常難過,他地位不穩的消息會經常出現,被利用為衝擊股市滙市;形勢發展下去,跟風倒董的人會日多,根本沒有民望的董建華很難再支持下去!
《南早》的社論絕對是一次有計劃的倒董行動的開幕禮,這符合中國式政治鬥爭的傳統。以事論事,這篇社論可說錯誤連篇,由一個不懂中國政治制度的外國人執筆,事前竟然沒有請教憲制專家,作為社論,可說極不嚴肅,亦可見這篇文章的純政治作用多於探討一個問題。
董建華是無級可升的!他是否中共秘密黨員,還是一個疑問,而以香港特區基本法所規劃的政制,亦無黨委之設,這完全有別於中國其他省市。在中國的制度之下,黨委的位置是握有實權,是最高領導;香港的情況特殊,黨委員是在中聯辦內的高先生,他最少表面上不會過問特區事務。
若然真有倒董的中方集團,這篇社論的訊息是叫董建華走人,而非搵一個副手協助他治港。因為只要董建華在的一天,就算只是虛位的領導人,港人亦無法重拾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