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事忙,對於帳單往往掛萬漏一。忘記水、電、煤、卡數事小,大不了被罰息,但若然忘了繳付到期保費,而又在此期間發生意外的話,損失可大可小。是故,有保險公司將綜合式理財概念引入保險計劃之中,將整個家庭的保險產品集中在一張保單中顯示,既易處理,亦有助減省行政費用。 記者:丹琍
市場上打正「家庭保單」旗號的保險產品不多,暫時只有鷹星保險及永明保險提供相關的保障計劃。兩者皆為「一站式」的家庭保障計劃,主要是將直系親屬(父母/子女/配偶)於同一保險公司購買的保障計劃,詳列於同一張帳單之內(包括一些非壽險計劃,如家傭保險、家居保險等),形式有點像銀行的綜合月結單。
以一張單綜合所有保單資料,除了可以一目瞭然外,最大的好處在於減少行政費用,以及減省投保人的時間成本,可以更有效處理繳費事宜。不過,鷹星與永明兩者的「家庭保單」其實不盡相同,當中最大的分別在於壽險產品。
投保鷹星保險「溫馨家庭生活」系列內的壽險計劃,除了小孩子會以父親或母親作為其保單持有人以外,所有成年投保者均屬獨立受保,保單由每個人獨立持有,可以隨時抽離於家庭保單之內。
鷹星保險個人市場業務董事陳用樑(圖)表示:「孩子可於滿21歲時,轉為自己保單的持有人,中途除非中斷保障計劃,否則不可轉換持有人。」換句話說,若然本來由爸爸做保單持有人,也不可中途改為由媽媽持有。
至於永明的壽險產品則採用「聯名受保」形式,整份家庭保單只有一名保單持有人,惟同一張單可以同時多於一人受保(最多99人),直接減省行政費用。而且,持有人較具彈性,可以自選身故賠償方式,有別於一般獨立受保的壽險保單,在受保人身故後只能提取現金賠償。
要留意的是,聯名受保的保單中因為只有一名保單持有人,其他從屬受保的,即使是配偶亦無從干涉當中的資產分配。換句話說,保單持有人對於保單內的資產有着全權決策權,可隨時加減保障計劃的受保人數目。
一旦從屬中有受保人想退出,或是自己獨立持有保單,必須先獲得保單持有人允許,並向保險公司提出書面申請,新投保額一般不可高於現有投保額,而且會以投保人當時年齡計算,保費可能會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