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行業經營困難,有不少行家流失及轉行,作為業內一分子,筆者感慨萬千。可能是「生意淡薄,不如賭博」,筆者也留意到一個現象,就是經紀,特別是一些入行不久的同業,自己入市炒的比率大幅上升。
在60、70,甚至80年代,經紀炒股佔市場的比例相當高,因為當時股市的透明度低,外資影響力小,贏面相對高。那時經紀是「因為有得炒而去炒」,即是覺得市場有機會搵錢才去炒。但是現在有經紀是「為咗炒而去炒」,原因是要交數。
經紀自己入市炒,這樣做問題不大,只要申報沒有利益衝突便可以。筆者關注的是一些缺乏經濟能力,或者是個人經濟已出現問題的初入行者,他們恃着對住部股票機,貼近市場,反手容易,使費也低,於是炒多幾轉,同時也希望贏到使費(每月開支)。筆者是過來人(初入行膽粗粗輸了好多「鋪」),擔心「因為要炒而去炒」的勝算會很低,因為我們在雙重壓力下──個人經濟狀況及要交數,緊張加上「唔輸得」,看法一定會有偏差。
年輕的經紀同業倘若是靠「篤手指」炒股,真的要考慮這是否長遠可行之計,避免泥足深陷。倘若打算在此行業長遠發展,是有必要學習不同投資產品,擴闊思維適應大氣候,才不會被淘汰。請恕筆者多口,冀為互勉。
油價已躍升至波斯灣戰爭以來的最高位39美元,以下討論高企的油價對航空及航運股所帶來的影響:
南航(1055)及東航(670):受國內政策所限,不能為油價作對沖,加上經營效率比國泰(293)低,所以高油價增加的額外成本會蠶食利潤,我們將其評級調低至持有,不建議買入,南航短期或下試2元,東航料下試0.95元。
國泰航空:國泰一向有為油價作對沖(達5成),所以高油價的影響較少。我們建議買入,主要是國泰的基本因素強勁,亞洲航線增長理想,本周公布的2002年業績料較市場理想,建議於10.8元買入,目標12.5元。
中航興業(1110):高油價增加營運壓力,不建議買入。
中遠太平洋(1199):貨櫃租賃業務,與高油價沒有直接關係。
招商國際(144):油輪的業務受高油價影響屬中性。
李錦 新鴻基證劵策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