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國達成反煙公約

170國達成反煙公約

近四年經過六輪會談後,由世界衞生組織倡導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談判終取得突破,一百七十多個國家的代表周末在瑞士日內瓦就公約最後文本達成協議,從禁制煙草廣告、限制二手煙、加煙草稅和打擊走私煙等各方面着手,務求遏止全球煙患擴大,減少因吸煙而死亡的人數。

這是全球首條關於反吸煙的國際公約,最後一輪談判歷時兩周,最後一次馬拉松會議開了十八小時,文本拍板後,與會者都鬆一口氣。大會主席科雷亞說:「我們一起取得大家都引以為傲的歷史性成果。」

40國確認才生效
公約最後文本共有十一部份,共計三十八條,將交由五月十九至二十日舉行的世衞年會審批。正式通過後,只要有四十個締約國完成確認程序,就開始生效。文本主要內容如下:
‧各國全面禁止所有煙草廣告、推廣和贊助,受憲法所限而未能下禁令的國家,亦須限制煙草廣告。自動售煙機只可設置在青少年不能到的地方。
‧健康警告至少要佔香煙包裝的三分一,禁止在牌子上使用「欺騙性」字眼,像「醇和」和「低焦油」。
‧加強立法保護公眾,免在公眾場所、交通工具和工作場所吸入二手煙。
‧實行打擊走私煙措施,包括在包裝加上識別標籤。
‧建議締約國立法列明,煙草商要為其產品製造的健康問題負上刑事和民事責任。
‧建議透過提高煙草稅或實施價格管制政策,抑制吸煙風氣。

美德抨條文苛
會場外的「死亡鐘」,顯示會談在九九年展開以來,全球已有一千三百四十萬人死於與吸煙有關的疾病。世衞總幹事布倫特蘭說,這公約「將會拯救幾百萬又幾百萬條人命」。
不過,公約五月提上世衞年會時,部份內容可能要重新談判,因美國和德國指禁止煙草廣告的條文有違言論自由,表示反對。全球最多煙民國家之一的中國則表示將推動履行公約。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