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六大喊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但通往小康的大道上卻滿途荊棘:下崗工人不斷苦吟,工人示威無日無之,國民不滿社會保障不足,失業問題亦成為中國最迫切的社會問題,更為「全面建設小康」投下一個大問號。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警告,中國經濟面臨兩大挑戰,失業是其一,農業是其二。由脫貧、就業到小康,難度之高,挑戰之大,足令新一屆政府寢食不安,戰戰兢兢。 中國專題組
中國失業率近年持續飆升,官方公布,去年城鎮失業率達百分七,共有一千四百萬人失業。但專家估計,官方的數字嚴重失實,城市實際失業率其實高達百分十。城市失業問題愈來愈嚴重,連高學歷的大學生也面臨失業,去年就有三十四萬大學生畢業一年也找不到工作。
但不少專家認為,農民失業才最令人擔心。經濟學家張曙光指出,全國農村剩餘勞動人口數以億計,隨着中國加入世貿的寬限將屆,外國農產品勢大量湧入中國,衝擊質低價高的國產農產品,更多農民湧入城市。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左己去年事先張揚說,隨着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失業人數還會不斷增加。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警告,「正面臨世界上最大的就業戰爭」。中國要創造七億三千萬個就業職位,談何容易。
面對洪水般的失業工人,社會保障制度卻難以招架,部份失業工人甚至拿不到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生活朝不保夕。遼寧省瀋陽市下崗女工韓愛華去年說:「還說甚麼最低生活費,甚麼每個月兩百塊,我們一分錢也沒有!」即使拿到最低保障金,生活也非常苦困。
中國社會調查所去年底所做民意調查發現,社會保障問題是民眾最關注的社會問題,逾七成受訪者認為國內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近一成對社會保障問題表示憂慮。
生活迫人,遼寧省遼陽市去年爆發近年最大規模工人示威,要求政府解決下崗工人的生計,當局事後拘捕多名工人領袖。其實,類似下崗工人上街示威,過去一年幾乎每天都有發生。本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出,中國政府一旦未能妥善處理失業問題,雖然不會引致社會動盪,但工人示威、抗議勢必增加,治安問題亦會惡化。
綜合國內傳媒、專家學者及部份網民意見,新一屆政府面臨「失業加劇」、「農民負擔增加」、「貧富差距拉大」等八大挑戰(見附圖表),要一一克服殊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