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筆者反問一個問題,人口政策的推行,目的是甚麼?背後的理念又是甚麼?為何一個社會如香港要規劃、要發展一套人口政策?
曾蔭權的思維,清楚不過,他所領導的人口政策,只是一盤生意。他亦不諱言是想藉人口政策加強香港的競爭力,這樣就可保香港的所謂富裕與繁榮。
於是所謂投資移民,吸引的是可以支持早已有價無市的樓盤的豪客買家,不言而喻的目標是國內不清不楚的黑錢。外國的投資移民不計算地產買賣,因為目的是吸引資本創造就業,而不是吸引外人炒貴物業,影響本地民生。香港的移民政策反其道而行。
亦由於這套功利而非公平的哲學,香港領導人所想着的,是千方百計阻止有權利來港,但是窮困的人來港。來港七年始有權領取綜援,就是這套思維的延伸。早幾年不惜要求人大釋法,以破壞法治的代價,阻止港人內地子女來港,也是基於這套想法。
一個窮的社會,未必不快樂。香港這個社會肯定不快樂,如果快樂的定義是指大多數人的快樂的總和。在香港,競爭勝利的少數,有權勢的精英階層如曾蔭權本人,可能十分快樂,覺得香港富裕而美好。但他們的快樂是建基於不公平的人口政策,是基於大多數被壓榨者的不快樂。
香港人民智低,政府精英煽動窮人鬥窮人手段亦基本上成功。支持政府歧視新移民的窮人且慢高興;除非你有能力自行脫貧,否則將低質賤民迫離香港,是曾蔭權這類人口政策思維者的早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