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本報了解,香港證監會已就去年10月有周刊披露一份由中國證監會發給香港證監的文件報警,要求進行調查。該文件涉及中國證監會向香港證監提供歐亞農業(932)在內地違規情況,以協助香港證監調查歐亞事件。香港證監會發言人證實,較早前已就有資料外洩事件報警,但不肯透露詳情。
去年10月7日,《投資理財周刊》刊登一份由中國證監會向香港證監會提供的文件的譯本,指出中港證監會已緊密合作,全面調查歐亞事件。文件顯示,歐亞農業涉及6項違規問題,包括前主席楊斌以外資身份投資的中國企業,累計資本應為1.6億美元,但實際上卻沒有任何注資,而所提交作商業登記用的驗資報告乃偽造。另外,歐亞農業報稱由98年至01年的總收入為21億元(人民幣.下同),但據國家稅務總局調查所得,連同楊斌所有私人企業計算在內,總收入不足1億元。
據悉,證監會雖已大致掌握涉嫌洩密人士身份,但因權力問題,決定報警。歐亞農業去年9月被證監勒令停牌至今,楊斌則於同年11月被內地當局逮捕,指他涉嫌虛假出資、行賄、合同詐騙及非法佔用農地。
另外,由於去年7月中旬有匿名信指證監會主席沈聯濤用人唯親及主動協助薛正綱逃稅,證監會多名高層因對其不滿而離職,負責獨立調查事件的證監會稽核委員會昨日公布結果,指證監會的人力資源政策和程序雖有可以改善之處,並已作出多項建議,但匿名信對沈聯濤的指控不成立,尤其指沈氏蓄意協助薛正綱逃稅更無任何事實根據。此結果或可令沈聯濤可留任。
證監會稽核委員會前日已在獨立顧問羅兵咸永道協助下,完成獨立調查報告,並於昨日將報告呈交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及公開。梁錦松表示,已收到委員會報告,並對報告建議表示歡迎,且很高興見到證監會已全面接納該等建議,同時會向政府報告進展。沈氏昨也對事件感高興。
除薛正綱涉嫌逃稅一事因稅局仍在查訊外,整份報告可謂還沈聯濤一個清白。薛氏過去曾是沈聯濤在金融管理局的舊同事,由於證監會資訊顧問曾於98年11月建議該會聘請一名首席資訊科技主任,而沈氏認為具備監管經驗的資訊科技人員一時間難覓,故引薦了當時仍在金管局任職的薛正綱。
薛氏加入證監會時已過了該會60歲退休年齡,最初他簽的是2年臨時合約,但在00年4月1日轉為長期合約,及後薛氏向沈聯濤表示希望改為2年實際兼職逐步退休,並要求與其控制的Longridge公司簽訂協議,基於急欲挽留薛氏至有合適接任人選,沈氏答應其要求,並將事件轉交該會人力資源部,該部認為過去曾有類似安排,並認為證監會與Longridge簽訂聘用薛正綱屬借調Longridge的人員,不屬聘用外間顧問,故沒有向沈氏建議有關安排須交由管理委員會審批。
羅兵咸指基於證監會欠缺借調人力資源程序,故沈氏最後參照往例及涵蓋專業職級人員借調的《財務監控政策及程序》,以證監會資訊科技職能主管身份批准有關安排。
羅兵咸認為,難題在於Longridge協議究竟應屬於顧問合約抑或借調人員合約,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是薛氏個案與以往情況不同,因他是於證監會離職日立即轉為由其私人公司借調給證監會的員工,有關安排將會為日後類似要求立下先例,成為潛在政策事宜。由於當時證監會並無副主席,要由主席拍板,令事件處理有爭議之處,羅兵咸認為此事較適當的處理手法是由沈聯濤就此事諮詢另一執行董事意見。
雖然匿名信對沈氏的指控不成立,但羅兵咸認為監管機構的角色既是確保人們做事正確,自然它的內部系統及過程也會被預期是公平公開公正。
委員會則建議建立一個健全的投訴機制,同時重新引入定期僱員意見調查,並有限度擴大薪酬委員會及稽核委員會的職責,加強非執行董事在人力資源職能的制衡角色,加強人力資源科的職能,制訂臨時職位、更改臨時職位至常額編制、轉介員工及借調安排的具體人力資源程序,更重要是聘請一名副主席或營運總裁,處理包括人力資源在內的內部行政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