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危機處理果敢獲好評

胡錦濤危機處理果敢獲好評

胡錦濤做了五年的備位元首,有兩次直接介入處理內政危機的機會,給人留下較深刻印象。一次是一九九九年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另一次就上月初合肥工業大學爆發的學潮。

炸使館一役息反美怒潮
一九九九年五月八日,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遭北約導彈擊中,引發全國的反美浪潮,北京更出現「六四」後的首次學生上街示威。事發兩天後,國家副主席胡錦濤罕有地發表全國電視講話,語調堅定、態度誠懇,呼籲民眾冷靜,表現出的果敢,贏得國內外好評。抗議活動亦很快結束。
據悉,中央當時處於兩難境地,電視講話內容弄不好會被批為賣國賊;但不出來平息民憤,局勢有可能失控,甚至會演變成一場學生運動,嚴重影響中國的政治、社會、經濟,亦令中美關係雪上加霜。最後胡接過這個燙手山芋,公開發表有理有節的講話,既嚴正表明中國政府的態度和立場,亦有效疏導民眾的不滿情緒,化解這場外交、內政的危機。
此外,上月初安徽合肥工業大學有三名女生在校門遭貨車撞倒,釀成二死一傷的慘劇,該校二萬名大學生不滿當局事前未採取措施改善交通,致令慘劇發生,事後傳媒的報道又將事故責任推到死者身上,於是上街示威遊行,並一度衝擊省政府機構。

合肥車禍避過一場學運
胡錦濤獲悉後,立即作出批示,下令嚴懲司機及改善大學校門的交通安全,並疏導學生的情緒,令一場學潮危機化解於無形。相比他在八九年任西藏黨委書記時鐵腕鎮壓示威藏民,胡的政治手段確大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