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賣花讚花香」,每一間基金公司也會形容旗下的管理隊伍是如何出眾,但現實是,基金表現有高有低,投資者卻不易分辨優劣。故此歐美市場早已出現一種「分層顧問管理基金」,由代理人按投資者所訂的目標,代投資者挑選基金,並定時監察其表現。這種基金最近在本港也買得到,入場費更只需7800港元。 記者:袁國守
把這類基金引進本港的是SkandiaGlobalFunds(SGF)。簡單來說,「分層顧問管理基金」(Sub-advisedFund)與傳統基金的分別是,認購前者的人並非直接買入個別基金,而是把資金交給一群投資專才,委託他們代為挑選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因此毋須自己「左挑右選」。這種做法的一個特色是,若然日後基金經理的表現不符合要求,便有機會被撤換,但投資者就毋須繳付轉換費。
表面來看,分層顧問管理基金有點兒像較多投資者認識的「一傘子基金」(FundofFunds),但SGF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森柏威(SimonPowell)指出:「我們與『一傘子基金』的差別在於,我們會因應投資者的投資目標來制訂投資策略,然後揀選最能達此目標的基金經理。我們有能力在全球選出最好的基金經理,即是『管理基金經理』(ManagingtheManagers)的經營模式。」
「至於一傘子基金則是在同一(資產)類別中,從市場挑選出數隻基金,因此會出現股份重叠的問題;而且聚合不同投資風格的基金經理(例如增長型及價值型基金經理),若回報是一正一負的話,難免影響基金整體表現。」
SGF率先在本港推出14隻分層顧問管理基金,投資目標包括環球、美國和亞洲股票市場,以及定息投資工具,例如「PIMCO美元總回報基金」及「AllianceCapital環球股票基金」等,預期今年上半年將另有兩隻基金登場。而為了開拓散戶市場,所有基金的入場費只需1000美元(7800港元)。
有理財顧問指分層顧問管理基金的收費通常較高,不過,森柏威強調:「SGF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的管理年費分別為1.5%及1%,與一般基金相若;而首次認購費最高為6.25%,但通常只需3至4%,最終視乎分銷的投資顧問和銀行而定。」
他補充,現時SGF正與多間銀行(約7間)洽商銷售基金事宜,並有超過50間獨立理財顧問承諾代為分銷。
雖然SGF是按投資哲學、投資程序、投資專才及投資表現等4項原則來甄選基金經理,並定時評估其表現,但說到底,投資者「依賴」的是該公司自訂的篩選標準。由於現時本港未有同類型基金作比較,故只能參考基金過往表現。
森柏威表示,SGF旗下管理的資產總值超過500億美元,並滙聚40多名投資專家,組成環球投資研究委員會,進行挑選及監管各項基金的工作。SGF提供的資料更顯示,它的母公司為北歐規模最龐大的保險公司。
亨達投資研究聯席董事黃敏碩表示,分層顧問管理基金的運作,有點兒像「外判」模式,並會代投資者揀選基金,故設定的認購費可能略昂貴,但通常負責分銷的理財顧問會給予客戶優惠。「其實該公司還設立B類基金,毋須認購費(但設有遞減贖回費),如投資者計劃長線投資,可考慮這類認購模式。」
他還提醒投資者,分層顧問管理基金的投資組合,或許與同一間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相近,但未必完全一致;即使相同,入貨的價格也可能不一樣,但優點在於能按基金表現轉換基金經理。
首輪推出基金數目:14
投資目標:環球、美國、歐洲及亞洲股票市場,以及定息投資工具
最低投資額:1000美元(7800港元),加額投資500美元(3900港元)
首次認購費:A類基金最高6.25%(最終視乎與分銷商之商議);B類基金免認購費,但設按年遞減的贖回費
管理年費:股票基金1.5%;債券基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