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受中東戰雲密布影響,加上美國原油庫存跌至28年最低位,紐約油價昨天逼近每桶39美元的12年新高。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說,油價上漲難免會打擊消費信心。面對市場關注原油會供不應求,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派定心丸,表示有能力填補美伊一旦開戰引起的原油短缺。
紐約原油4月份期貨最多升1.04美元(2.76%),見38.74美元一桶,是1990年波斯灣戰爭至今最高峯。倫敦布蘭特原油4月份期貨曾攀上每桶33.80美元,升73美仙(2.21%)。
能源情報局(EIA)說,美國上周原油庫存減少100萬桶,降至2.72億桶,是自1975年以來最低水平。美國能源部亦說,取暖用燃油及柴油等燃料的庫存自2000年5月至今首次跌破1億桶水平,而寒冷天氣勢令庫存進一步減少。
分析員說,美國一直尋求出兵伊拉克,加上聯合國武器調查團團長布利克斯指伊拉克仍未全面合作解除武裝,這些因素均推高油價。
格林斯潘說,美國本月消費者信心下跌並不令人意外,因汽油價格上漲損害消費者的收入。聯儲局官員曾說,不知美伊開戰對美國經濟有何影響。
所羅門美邦經濟師維廷估計,美國消費者現時每年在汽油、取暖用燃油及天然氣的開支,較1年前多500億美元(約3900億港元),相當於可支配總收入約0.7%,故油價高企會顯著拖累美國經濟。
油組秘書長席爾瓦昨天說,該組織可填補美伊戰事引起的原油短缺,而耗油國毋須動用戰略石油儲備。但他補充說,油組目前的產量已超過官方限額,但仍無法阻止投機者推高油價。油組將於下月11日開會。美國官員及消息人士說,沙地阿拉伯已同意,倘伊拉克石油供應因美伊開戰而中斷,沙地會每日增產150萬桶石油。
《華爾街日報》報道,國際油價會在美國開始攻伊時大跌,並損害油公司業務。以1991年波斯灣戰爭為例,油價在戰事開始後不久便從40美元急跌至20美元。